[整理]往事依依.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理]往事依依

六、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 ?2、情感目标: 体会文章的情感,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于漪老师的有关资料。 2、学生收集文中出现的古诗文并了解大意。 3、学生收集课外相关诗句和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第一单元,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把你带进了亲近文学、走进文学之门。但我们一踏进大门去就觉得眼花缭乱,似走入仙境,又似走入迷宫,近处是弯曲盘旋的山路,远处是波澜壮阔的天海。这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让人痴迷又让人不敢涉足。没关系,这节课,于漪老师用她曾经跋涉过的脚印,指引我们拥抱文学,用她曾经渡过这雾海小船载我们去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学海洋。 二、作者简介 于漪 江苏镇江人,1929年生,现年75岁。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意思的词语把它标出来,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注意学会使用工具书。 老师检查:漪( )淼( )徜徉( )骚( ) 郁( )慷慨( )凝( )镌( ) 谆谆( )湖泊( )停泊( ) 2、请简要概括出作者回忆的几件依依往事: 回忆一: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 回忆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 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回忆四: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 3、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都与什么有关? 与读书(画)有关。 4、作者回忆这些往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迪?(练习第一题) 从作者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四、品读文章 (一)回忆一:小时候看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临其境。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作者回忆小时候观图如身历其境、乐在其中的情景。 2、文段中哪些词语能体现我看得入迷、入神的状态? “百看不厌”、“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3、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百看不厌----怎么看也不厌烦。 身历其境----亲身经历过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象力很丰富的孩子 5、作者所说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具体指的是什么?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所形成的生动的形象。 (二)回忆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生活的花环。 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4两段的内容。 作者回忆学生时代读书尤其是读《千家诗》而沉醉意境、美不胜收的情景。 2、《千家诗》的魅力何在?(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让人看不上眼”形成的对比 3、作者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读书的作用,请找出来。 “给我以广阔的天地” 4、《千家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歌咏祖国的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 5、找出文中描绘春夏秋冬的诗句,吟咏成诵。 6、请学生展示课外有关的诗句 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二课时 (三)回忆三: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齐读第五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五段的内容。 回忆初中读书时听国文老师讲课而怡情明理、激起课外阅读兴趣的情景。 2、.“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3、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4、作者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