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敦市城镇规划综述
猜猜这是哪
1954年1月2日,纳森那队的守门员Jack Kelsey撅着在迷雾中寻找足球,显然比哈利·波特在魁地奇球场上找金色飞贼还难……这场比赛最终由于天气原因被迫中止。
昔日的雾霾早已不在。在十九世纪,英国人成了最初遭遇雾霾的地球人,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也是治理经验最丰富的,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财力、物力和生命的代价,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而且来得及避免的。
图为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
雾都伦敦城市规划-- 环境改造
?18世纪开始,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工业革命的象征。
图为1866年,英国中部城市伍尔弗汉普顿,密密麻麻的烟囱不断排放着黑烟(绘画作品)。
发展篇
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
图为1937年2月12日,著名的巴特西发电厂浓烟滚滚,高耸的大烟囱也成为了伦敦地标之一。
1937年12月20日,伦敦街头,交警点燃作为路标的煤气灯,在大雾中指挥交通。
1938年10月25日,伦敦摄政公园附近大雾之下能见度极低,一名女子拿着手电筒为汽车引路。
1937年12月6日,英国足总杯半决赛,米尔沃尔队门将皮尔森透过浓雾寻找对手。
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将其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
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伦敦连续数日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仅仅4天时间,伦敦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这场悲剧终于使英国人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在城市里设立无烟区,无烟区内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
图为伦敦市区一座烟囱被拆除。
觉醒篇
治污远非一日之功,1957年到1962年伦敦又连续发生了多达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但随着相继颁布的法令更加繁多和详尽,这些被严格执行的法案成为“雾都”新生的保证。直到1965年后,有毒烟雾才从伦敦消声匿迹。
开始,伦敦治污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针对燃煤的控制。20世纪80年代前后,汽车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大量的尾气取代燃煤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伦敦治理空气污染也做出相应转向,开始控制市区汽车数量和尾气排放。
图为1973年10月16日,伦敦伯爵宫前,环保组织“地球之友”在一场汽车展览会开幕前组织集会,要求政府遏制汽车尾气污染。
“靠牺牲健康换来的发展并不是真的进步”
——伦敦前副市长约翰·罗斯义
伦敦地标“大本钟”
(上图摄于1952年,下图为李筝摄于2009年。)
英国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当初的勉强为之,转变为大力贯彻。1968年,英国又一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更高的烟囱,以利于污染物的疏散。
1974年,英国政府还出台了《污染控制法案》,对机动车燃料成分和石油燃料含硫量做出规定。
转变篇
转变篇
系列法案取得明显成效。当时两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烟尘在空气中的含量有了明显下降。
1975年,伦敦有雾的日子从19世纪末每年的90天左右减少至15天,1980年则只有5天,“雾都”伦敦已不复存在。
巴特西发电站曾是英国最大的发电站,被认为是后工业时代的象征,巅峰时期每周烧煤1万吨,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万立方米。1989年,巴特西发电站正式关停,浓烟不再。
如今,这座拥有四根巨型烟囱的伦敦著名地标将被改造成为一个大型主题公园,或是商住一体化的现代社区。
图为2005年2月7日,改造前的巴特希发电厂的围栏被涂上绿树图案。
扩建绿地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到20世纪80年代该绿化带面积已达4434平方公里,与城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之比达到2.82∶1。连在寸土寸金的伦敦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综述.doc
- 伯肯海德公园和海德公园分析综述.ppt
- 似成相识的车综述.ppt
-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分解.doc
- 低价游现象的整治综述.pptx
- 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基础知识培训复习资料分解.docx
- 国际展会常见英文专业术语分解.doc
- 红杉树网络会议系统培训(UCP)分解.ppt
- 低压开关柜规格书综述.doc
- 红烧牛肉上市企划书分解.ppt
- “学雷锋常态化”活动方案.docx
- 住房分配及管理方案(正式稿).docx
- “学党章、知党史,强素质、树形象”.docx
- 走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官孙金龙.docx
- 中学讲团结促发展大讨论活动方案.docx
- 镇办公室管理制度.docx
- 钢铁-“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钢铁板块估值修复未止钢铁-信达证券[左前明,高升,刘波]-20250712【18页】.docx
- 海天味业(603288)渠道变革、品类裂变、港股出海:海天味业重构增长边界.docx
- 机械设备-机械行业研究:超导材料供给危机:核聚变需求加速,谁在突破产能瓶颈?-国金证券[满在朋,房灵聪]-20250710【28页】.docx
- 宏观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反内卷与市场化竞争-长城证券[蒋飞,刘畅]-20250711【8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