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经济发指标的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经济发指标的选择

关于经济发展指标的选择 曾五一 卢二坡 一、案例简介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一直是全国人民和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指标。 本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所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演变的原因,根据科学的发展观讨论各种指标的优劣,对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本案例的研讨,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的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具体分析步骤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1.收集1978年至1985年间按可比价计算的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的具体数据。分别计算其环比增长速度,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 2.分析上述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 3.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 4.讨论经济净福利、绿色GDP、积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等新指标的理论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 5.收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上述新指标进行估算的数据,将其与同期GDP或GDP的发展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6.讨论上述新指标的可行性。 7.根据选择中心指标的原则,就近期和中长期应选择何种指标作为考核我国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案例讨论 (一)整理数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出1978~1985年我国工农业总值、MPS口径的国民收入、GDP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工农业总产值 国民收入(MPS口径) GDP 现价 (亿元) 不变价(1978 年价, 亿元) 环比 增长 速度 (%) 现价 (亿元) 不变价(1978 年价, 亿元) 环比 增长 速度 (%) 现价 (亿元) 不变价(1978 年价, 亿元) 环比 增长 速度 (%) 1978 5634 5634.0 12.3 3010 3010.0 12.3 3624.1 3624.1 11.7 1979 6379 6112.9 8.5 3350 3220.7 7.0 4038.2 3899.5 7.6 1980 7077 6571.4 7.5 3688 3426.8 6.4 4517.8 4203.7 7.8 1981 7581 6873.6 4.6 3941 3594.7 4.9 4862.4 4422.3 5.2 1982 8294 7478.5 8.8 4258 3889.5 8.2 5294.7 4824.7 9.1 1983 9211 8241.3 10.2 4736 4278.5 10.0 5934.5 5350.6 10.9 1984 10831 9494.0 15.2 5652 4860.3 13.6 7171.0 6163.9 15.2 1985 13335 11060.5 16.5 7020 5516.5 13.5 8964.4 6996.0 13.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二) 分析这三种指标差异的原因 国内生产总值与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MPS口径,下同)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都有所不同。就计算方法来说,主要差别是:一、核算范围不同;二、计算的价值构成不同。 就核算范围来说,国民收入(MPS口径)仅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内生产总值除包括上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以外,还包括服务业、公用事业、金融业、科研文教卫生事业,以及国家机关和国防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总产值包括的部门最少,只包括工业和农业。 就价值构成来说,工农业总产值反映一年中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的总价值(c+v+m);国民收入反映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一年中新创造的价值,即从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c)后的净产值(v+m)。工农业总产值由于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物质消耗(c),即通常所说的重复计算部分,因此尽管包括的部门少于国民收入,但产值仍然大大超过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增加值计算的,它的价值构成不包括原材料、燃料等劳动对象的消耗(c2),明显区别于工农业总产值,而接近于国民收入,但又和国民收入,即物质生产部门净值有所不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主要区别:一是包括的经济部门不同,二是前者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的价值(c1),而后者则不包括,总之,从价值构成看,两者范围互有大小,但就量的差别看,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收入,主要在于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 (三)讨论GDP作为经济发展中心指标的作用与局限性。 GDP被萨缪尔森称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