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精编.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原理 借助于混凝土的拉压强度补偿其抗拉强度的不足以推迟受拉区混凝土的开裂。 预加应力的方法 先张法 后张法 5.2 先张法 一、概述 1、概念 2、优缺点 3、应用:多用于工厂生产中小型构件。常用钢丝或直径不大于16mm冷拉钢筋作预应力筋。 二、设备 1、台座 ①墩式:由传力墩、台面、横梁等组成,长度100~150m,适于中、小型构件。 ②槽式:由传力柱、上下横梁、砖墙等组成,长45~76m,适于双向预应力构件,易于蒸汽养护。 2、夹具——临时性,可重复使用 ①锥形(锥销式、二片式、三片式)——锚固单根直径12~14预应力筋; ②镦头夹具 ③偏心式 ④楔形。 3、张拉机具 (1)穿心式千斤顶:YC-20型,最大拉力20t、行程200mm,适于12~20单根钢筋。 (2)电动螺杆:拉力30~60t、行程800mm, 用于:钢筋、钢丝。 (3)卷扬机+滑车组。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四、工艺要点 1、张拉程序 超张拉——减少由于钢筋松弛变形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2、控制应力及最大应力 超张拉可比设计要求提高5%,但最大张拉控制应力不得超过表9-11规定。 3、张拉要点 (1)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值的偏差不得超过±6%,否则应停拉; (2)从台座中间向两侧进行(防偏心损坏台座) (3)多根成组张拉,初应力应一致(测力计抽查) (4)拉速平稳,锚固松紧一致,设备缓慢放松 (5)拉完的筋位置偏差≯5mm,且≯构件截面短边的4% (6)冬施张拉时,温度≮-15℃ (7)注意安全:两端严禁站人,敲击楔块不得过猛。 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混凝土一次浇完,混凝土≮C30。 2)防止较大徐变和收缩:选收缩变形小的水泥,水灰比≯0.5,级配良好,振捣密实(特别是端部)。 3)防止碰撞、踩踏钢丝。 4)减少应力损失:非钢模台座生产,采取二次升温养护,(开始温差≯20℃,达10MPa后按正常速度升温)。 5、预应力筋放张 1)条件: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且≮75%强度值后。 2)方法:锯断,剪断,熔断(仅限于Ⅰ~Ⅲ级冷拉筋)。 3)放张顺序: 轴心受压构件同时放; 偏心受压构件先同时放预压应力小的区域的,再同时放大的区域的; 其它构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放张。 粗筋放张应缓慢(砂箱法、楔块法、千斤顶)。 5.3 后张法 三、施工工艺 (一)孔道留设 1、要求:位置准确;内壁光滑;端部预埋钢板垂直于孔道轴线;直径、长度、形状满足设计要求。 2、方法: ①钢管抽芯法 ②胶管抽芯法 ③预埋管法。 ①钢管抽芯法(直孔)——钢管应平直、光滑,用前刷油;每根长≯15米,每端伸出500mm;两根接长,中间用木塞及套管连接;用钢筋井字架固定,@≯1米;浇混凝土后每10~15分钟转动一次;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管;抽管先上后下,边转边拔。(灌浆孔间距≯12米) ②胶管抽芯法--用于长孔或曲线孔。有一定刚度或充压;钢筋井字架@≯0.5米;混凝土达一定强度后拔管。 ③预埋波纹管。可先穿筋,接头严密,有一定刚度;井字架@≯0.8米;灌浆孔间距≯30米;波峰设排气泌水管。 (二)预应力筋张拉 1、张拉条件: ①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达75%强度标准值; ②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2、张拉控制应力和超张拉最大应力:(比先张法均低0.05f) 3、张拉顺序 配有多根钢筋或多束钢丝的构件 ——分批对称张拉(注意:后批对先批产生应力影响) 叠浇构件 自上而下逐层张拉,逐层加大拉应力 4、张拉方式 (1)对抽芯法: 长度≤24 m直孔——一端张拉(多根筋时,张拉端设在结构两端); 长度24 m直孔、曲线孔——两端张拉(一端锚固后,另一端补足再锚固)。 (2)对预埋波纹管法: 长度≤30 m直孔——一端张拉; 长度>30 m直孔、曲线孔——两端张拉。 5、张拉程序:同先张法。 (三)孔道灌浆 1、目的:防止生锈;增加整体性。 2、基本要求:(尽早进行,饱满、密实) ①水泥≮32.5级普硅; ②水泥浆强度≮30MPa; ③水灰比0.4左右,不得大于0.45 ; ④泌水率:拌后三小时宜≯2%,最大≯3% ⑤可掺无腐蚀性外加剂:铝粉(水泥重的0.5~1/万),木钙(0.25%),微膨胀剂; ⑥孔道冲湿洁净,由下层孔到上层灌浆; ⑦灌满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加压0.5~0.6MPa,稍后再封闭灌浆孔; ⑧不掺外加剂时,可用二次灌浆法。 5.4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后张法的发展 一、认识 二、无粘结预应力筋制作 三、锚具 固定端——敦头, 张拉端——XM型 “无粘结”预加给混凝土的应力全靠锚具,因此对锚具的要求高,这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确定。 四、工艺过程 (以板为例)施工准备→支模→非预应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