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严家斌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
CSPYRY@CSU.EDU.CN 地学楼215#
教学内容与计划
课程性质:电法勘探原理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参考书:李金铭: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傅良魁:电法勘探教程;何继善:金属矿电法勘探;张秋光:场论(上中下册):地球物理勘探基础,顾功叙
课时划分:共48课时,其中40课时为课堂授课(电阻率法24课时、自电与充电法4课时、激发极化法12课时),8课时实验。
考核方式: 该课程为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占20%(课堂考勤10%、作业5%、实验5%);考试成绩占80%(笔试50%,实验考试30%);
问题讨论:每次课堂留5~8分钟大家提问。
答 疑:地点:地学楼215
(1)实验前的准备
(A)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本身所带的附件是否完整
(B)据实验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的供电线,测量线,仪器供电线,夹子是否齐全。为了实验安全,供电线与测量线、A极线与B极线,M极线与N极线最好在颜色上要有区分或做上记号。
(2)实验操作步骤:
中梯装置
(Z-1)把观测体放在水槽中间,水下2-5CM
(Z-2)把供电极AB放入水中,设置好供电距100CM,并用电线分别接入仪器A、B接线柱。把MN极放入水中,设置好极距2CM,并用电线分别接入仪器M、N接线柱。
(Z-3)把仪器接入高压12V,检查所有的接线柱是否正确
(Z-4)按仪器开关键,仪器显示DDC-5
(Z-5)按电池键,检查电池电压,应不低于10V
(Z-6)按排列键,按前进键选择排列直到显示RECTCL
(Z-7)按极距键,显示AB/2=,用数字键输入100。按前进键显示MN/2=?输入1。按前进键显示X=?(表示第一个测量的位置,中梯主要在中间测量,所以坐标原点设在中间,因此可从-25或-20开始)。按前进键,PROFIL=1。按前进键,显示K
(z-8)按测量键,显示INJECTION,测量结果显示R0=XXXX,V/I=XXXMV,XXXMA
(Z-9)记录下测点号和测量的视电阻率,按存储键,显示存储号,第一次输入1,以后按前进键即可。
(Z-10)移动测量极MN至下一个测点。重复(Z-8) 盘。
联剖装置
(L-1)把观测体放在水槽中间,水下2-5CM
(L-2)把供电极AB放入水中,把C极在测线的垂直方向放入水槽,CO5BO,设置好供电距AO/BO=8CM,并用电线把A极接入接线柱A,C极接入B接线柱。把MN极放入水中,设置好极距2CM,并用电线分别接入仪器M、N接线柱。形成AMN装置
(Z-3)把仪器接入高压12V,检查所有的接线柱是否正确
(Z-4)按仪器开关键,仪器显示DDC-5
(Z-5)按电池键,检查电池电压,应不低于10V
(Z-6)按排列键,按前进键选择排列直到显示3P/PRFL
(Z-7)按极距键,显示BO=,用数字键输入8。按前进键显示MN/2=?输入1。按前进键显示X=?(表示第一个测量的位置,因此可从8,这点与中梯不同,点距可设2CM)。按前进键,PROFIL=1。按前进键,显示K
(z-8)按测量键,显示INJECTION,测量结果显示R0=XXXX,V/I=XXXMV,XXXMA
(L-9)记录下测点号和测量的视电阻率,按存储键,显示存储号,第一次输入1,以后按前进键即可。
(L-10)把C接入A接线柱,B接入B接线柱,形成BMN装置,重复(Z-8)
(L-11)移动测量极AMN/BMN至下一个测点。重复(Z-8)。
(3)实验报告要求
(A)方法的基本原理
(B)画出视电阻率-AB/2极距图
(C)描述测量视电阻率曲线特征
(D)估计异常体的埋深
前言 电法探测的内涵与内容
电法勘探(简称电法):基于观测和研究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利用地壳中多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间的差异来描述地质目标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物理参数或电学性质:电阻率ρ;磁导率μ;极化率(体极化η、面极化λ、自然极化的电位跃变Δε);介电常数ε。
实践证明,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地质体或强或弱地常具有几种电学性质的表现,人们可以单独地利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性质来研究地质目标体
物理理论
地球
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
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物理学,自本世纪初已自成体系,包含许多分支学科,涉及海、陆、空,是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质学
地球
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
星际物理学
及日地耦合
海洋物理学
地球内部物理学及圈层间耦合
重力学:地面重力和卫星重力
地磁学:地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