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无刷直流电机设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一个多世纪以来,电机作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机的主要类型有同步电机、异步电机与直流电机三种。直流电机具有运行效率高和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调速系统中,但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均以机械换相方法进行换相,存在相对的机械摩擦,因此带来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及寿命等致命弱点,从而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相比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是以电力电子电路取代传统有刷直流电机的电刷,故其既具有有刷直流电机运行效率高、运行性能好等优点,又具有交流电机运行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进步与永磁材料的新发现,高性能、低成本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已成为调速领域的领军力量,它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现代电机的基本理论基础。从19世纪40年代研制成功第一台直流电机,经过大约17年的时间,直流电机技术才趋于成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对直流电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有接触的机械换向装置限制了有刷直流电机在许多场合中的应用。为了取代有刷直流电机的电刷-换向器结构的机械接触装置,人们曾对此作过长期的探索。1915年,美国人Langnall发明了带控制栅极的汞弧整流器,制成了由直流变交流的逆变装置。20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用离子装置实现电机的定子绕组按转子位置换接的所谓换向器电机,但此种电机由于可靠性差、效率低、整个装置笨重又复杂而无实用价值。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电力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开关型晶体管的研制成功,为创造新型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带来了生机。1955年,美国人Harrison首次提出了用晶体管换相线路代替电机电刷接触的思想,这就是无刷直流电机的雏形。它由功率放大部分、信号检测部分、磁极体和晶体管开关电路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转子旋转时,在信号绕组中感应出周期性的信号电动势,此信号电动势分别使晶体管轮流导通实现换相。问题在于,首先,当转子不转时,信号绕组内不能产生感应电动势,晶体管无偏置,功率绕组也就无法馈电,所以这种无刷直流电机没有起动转矩;其次,由于信号电动势的前沿陡度不大,晶体管的功耗大。为了克服这些弊病,人们采用了离心装置的换向器,或采用在定子上放置辅助磁钢的方法来保证电机可靠地起动。但前者结构复杂,而后者需要附加的起动脉冲。其后,经过反复的试验和不断的实践,人们终于找到了用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换相线路来代替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换向装置,从而为直流电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20世纪60年代初期,接近开关式位置传感器、电磁谐振式位置传感器和高频耦合式位置传感器相继问世,之后又出现了磁电耦合式和光电式位置传感器。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1879年美国人霍尔发现的霍尔效应再次发生兴趣,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62年试制成功了借助霍尔元件(霍尔效应转子位置传感器)来实现换相的无刷直流电机。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又试制成功了借助比霍尔元件的灵敏度高千倍左右的磁敏二极管实现换相的无刷直流电机。在试制各种类型的位置传感器的同时,人们试图寻求一种没有附加位置传感器结构的无刷直流电机。1968年,德国人W·Mieslinger提出采用电容移相实现换相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德国人R·Hanitsch试制成功借助数字式环形分配器和过零鉴别器的组合来实现换相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2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由电动机本体、逆变器、位置检测器和控制器组成的自同步电动机系统,其结构原理如2.1所示。位置检测器检测转子位置信号,控制器对转子位置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并产生相应的开关信号,开关信号以一定的顺序触发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将电源功率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分配给定子各相绕组,使电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转矩。
图2.1 结构原理图
2.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
众所周知,有刷直流电机具有旋转的电枢和固定的磁场,因此有刷直流电机必须有一个滑动的接触结构——电刷和换向器,通过它们把电流反馈给旋转着的电枢。无刷直流电机却与有刷直流电机相反,它具有旋转的磁场和固定的电枢。这样,电子换向线路中的功率开关器件,如晶闸管、晶体管、功率MOSFET或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可直接与点数绕组链接。在电机内,装有一个转子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置。它与电子换相线路一起,替代了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换向装置。综上所述,无刷直流电机有电机本体、转子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换相线路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2所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最初的设计思想来自普通的有刷直流电动机,只不过将直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石嘴山市星瀚集团办公楼设计.doc
- 毕业设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计划.doc
- 毕业设计-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数学建模论文.doc
- 毕业设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测量.doc
- 毕业设计-适合螺旋空穴与碱金属配位结构的理论研究.doc
- 毕业设计-室内软装设计色彩搭配教程.doc
- 毕业设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之比较.doc
- 毕业设计-手机迷你飞信设计.doc
- 毕业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 毕业设计-寿光品维果蔬脆网络营销方案.doc
- 数学好玩其一:滴水实验(操作实验探索规律)专项练习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
- 运动与艺术的交融-运动品牌与艺术结合.pptx
- 卓越里程:团队合力-揭秘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pptx
- 全球体育文化探索-解读体育在全球文明中的角色.pptx
- 期末典例专练17:行程问题综合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
- 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未来发展-媒体分析师.pptx
- 期末典例专练14:“积”或“商”的变化规律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
- 培训师的沟通和关系管理-新进培训师沟通和管理技巧.pptx
- 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关系增投成功.pptx
- 第四单元运算律应用篇【五大考点】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北师大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