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5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讲义:第23单元 (加试)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用).docVIP

(山东)2015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讲义:第23单元 (加试)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2015高考语文一轮单元复习讲义:第23单元 (加试)文言文阅读(山东专用)

第23单元 文言文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试题解读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上搞清内容然后再抓住一些标志性的实词、虚词或文言句式断句。如“贵诈力而贱仁义”与“先富有而/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写出《史记》五种体例中除“本纪”、“书”、“列传”以外的其他两种。(2分)试题解读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它以历史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齐、魏强国的经济措施不超过15个字。(2分)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加考内容·文言文阅3题10分。”课外文言材料”强调了文段材料不会来自必修或者选修教材;“一段”说明了选文是比较简短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则表明因文设题不苛求断句文段的长短;“回答相关问题”说明所涉及的问题跟文言语段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对文言语段的理解、归纳或者是文言语段相关内容的拓展、延伸。从江苏省近几年高考来看文言文断句的材料均为议论文与文言文阅读的记叙文相区别6处处1分。简答题属难题与平时积累相关设2小题各赋2分。 一、文言文断句题根据“云、曰、问”等表对话关系的动词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只用“曰”而省略“曰”的主语。遇到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司马迁《鸿门宴》)这段话中的“曰”分清了对话的层次。有时在第一次问答后不仅省略“曰”前的主语甚至连“曰”也省去这就须要从未省去的“曰”推出已省的“曰”的位置从而辨明问答关系准确断句标点。例: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这段话虽然多处省略了“公孙丑曰”但从全段意义看孟子”这个主语的谓语“曰”未省根据这未省的“曰”可以推出其前问句“有知虑乎”“多闻识乎”“然则奚为喜而不寐”和“好善足乎”是公孙丑的话明白了这一点则不难断句标点。据文言文中的句式、固定结构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史记·管晏列传》)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据虚词的位置作用定句读。文言文中常见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虚词有:夫;置于分句句首的虚词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9处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例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四》)从句意看这段文字是齐使者与赵威后的对话。威后的问话是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以“耶”字结尾。在第二个“曰”字后面齐使者的话中岂”是表反问的副词应放在句首和后边的“乎”照应构成“岂……乎”的句式。据修辞手法定句读。文言文往往行文整齐讲究辞章常常运用对偶、排比、反复、对比、顶真等修辞手法这就为我们断句标点提供了依据。常见的方法有:(1)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司马迁《廉颇蔺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