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版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docVIP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版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4-2015版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

高一历史周练六十六 一、单选题 1、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2、 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4、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重农抑商 B.南稻北粟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6、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工具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 )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7、“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坎儿井 D.白渠 8、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桑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④ 9、下列对小农经济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根本因素 10、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11、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 B. 隋唐 C.宋代 D. 清代. 12、《礼记?典礼》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的性质是( ) 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1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  ) ②甲骨文 ③唐三彩凤首壶 ④人面鱼纹盆 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 C.③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 D.④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 14、“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有可能出现在 ( ) A.唐朝 B.宋朝 C.汉朝 D.南北朝 15、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建筑物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此人因生意有成,在这栋建筑物里唱戏酬神。这位商人生活于 A.汉朝 B.唐朝 C.宋元 D.明清 16、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17、明万历年问“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材料不能反映当时 A.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B.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