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学考规定教材篇目巩固 14 六国论达标演练.docVIP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学考规定教材篇目巩固 14 六国论达标演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1部分 学考规定教材篇目巩固 14 六国论达标演练

14 六国论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 A.破灭之道也        道:原因 B.始速祸焉 速:加速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几乎 D.则胜负之数 数:运数 B [B项,速:招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 [B项,颠覆:都是“推翻(政权)”的意思。A项,“其实”,古义是两个词,“其”,它的,“实”,实际。今义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C项,“智力”,古义是两个词,“智”,智慧,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智力”,“力”,力量。“智力”的今义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D项,“故事”古义是两个词,“故”,过去的,“事”,事情。“故事”可译为“旧事,前例”。“故事”的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A.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赵尝五战于秦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斯用兵之效也 D [D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 项,省略句; B项, 状语后置句;C项,被动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未易量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C项,“固”意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A项,两个“或”,前一个意思是“有人”,后一个意思是“或许,也许”。B项,两个“而”,前一个译为“就”,后一个译为“可是”。D项,两个“以”,前一个意思是“才”,后一个译为“因而”。]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看待、对待 B.举以予人 举:拿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判定、决定 D.此言得之 得:得到,获得 D [D项,得:得当,正确。] 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 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因为。A项,介词,用。B项,连词,来。D项,连词,表结果,以致。]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选段主要论述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从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与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两方面进行论证。 B.本选段以诸侯国与秦国双方土地消长的事实为例,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由于战争而造成的损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从而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C.本选段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本选段最后引证苏代的话做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 D [D项中“抱薪救火”的道理不是用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译文:(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译文:【答案】 (1)六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去的地盘,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 (2)想想他们的祖先,暴露在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到很少的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