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部分:
作业1
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1884年丹麦细菌学家Christain Gram创立了革兰氏染色法。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
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如下两点:
(1)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系:革兰氏阳性菌带的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用碘—碘化钾媒染后,两者的等电点均得到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降低得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更强。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弱,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很容易被乙醇提取而使菌体呈无色。
(2)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有关系: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质含量很低,肽聚糖的含量高。阴性菌相反,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很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现紫色。
染色步骤如下:
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
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
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
色而成无色
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何谓细菌菌落?细菌有哪些培养特征?掌握这些知识有何实践意义?
答:细菌菌落就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有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培养特征:
a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就是菌落特征。
b在明胶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就是将不停形态的溶菌区,依据这些不同形态的溶菌区或溶菌与否可将细菌进行分类。
c在半固体培养集中的培养特征:呈现出各种生长状态,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能否运动。
d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根据细菌的属和种的特征的不同长成不同的生长状态。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用来鉴定细菌的呼吸类型和运动性。
作业2
1简述土壤石油烃污染微生物修复的各种类型
答:目前,石油烃类污染的土壤,其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微生物修复技术,
按修复的地点又可分为原位微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另一类是植物修复法。
微生物修复法:
(1)原位生物修复:是将受污染土壤在原地处理。土壤基本不被搅动,对土壤的水饱和区加入营养盐、氧源;注入微生物以提高生物降解的能力。在污染区原地钻一组抽水井,用抽水泵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呈流动状态,促使微生物和营养物均匀分布。地下水经过4——6月处理后,恢复到原来水平,加入土壤改良剂,地下水就可循环使用。
(2).异位微生物修复:
a.现场处理法,以土壤耕作方式处理污染土壤,将含污染物的土壤施在未污染的土地上,通过施肥、灌溉和加石灰等措施,进行耕作翻土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保持最合适氧量,水分和PH依赖“土著”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施在涂层中的污染物。为提高处理效果,可投加驯化的微生物增强降解作用。
b.预制床(挖掘推置法):事先挖掘一定形状的规模的预制床(类似固体废物的填埋),铺设滤液收集管道,水循环管道系统和排水系统,在预制床的底部铺上渗透性低的物质,再将污染土壤转移到预制床上,通过施肥,灌溉,调剂PH,适当添加表面活性剂,再加入微生物降解其中的污染物。
c.堆置处理法:污染土壤的堆置处理有类似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选适当地点建造堆置处理场,为了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大的地域扩散需铺设防渗漏底层,并铺设通风管道,然后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运送到处理场堆放,可堆成条堆形,两边铺成上升的斜坡,以自然通风方式进行生物处理。
d.生物反应器法:将污染土壤置于一专门的反应器中处理,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生物反应器可建在现场或特定的处理区,它的处理过程:先将污染土壤挖出,以土水比1:2的比例与水混合为泥浆,然后转送如反应器内。加入驯化的微生物、营养盐及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降解速率,温度控制在20-25度,并通空气,其内有搅拌装置,可使土壤、微生物等充分混合,因而处理速度较快,效果好。
e.厌氧生物修复法
例如土壤泥浆反应器中,在投加厌氧颗粒污泥的条件下修复芳香烃污染的土壤。又如利用土壤泥浆中“土著”厌氧微生物对五氯酚(PCP)厌氧还原脱氯作用,将含五氯酚浓度为30MG/KG的模拟污染土壤进行处理,经28D运行,PCP的平均降解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