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练习 岳麓版.docVIP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练习 岳麓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练习 岳麓版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练习 岳麓版 一、选择题 1(2017·宁夏银川调研)19世纪中期英国人看穿了天国认为其虚弱无力、不堪扶持所以《泰晤士报》严正表示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摘取金苹果的龙最终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此处“选边”的含义是(  ) 没有太大作用了干脆B.保持中立静观其发展 没有利用价值了让其靠边站放弃中立参与镇压“叛军” 解析 不是“天国”干脆淘汰与材料中“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不符故A项错误;保持中立与材料中“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不符故B项错误;让其靠边站与材料中“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叛军已经成为阻挡我们”“英国政府作出了‘选边’的决定”表明参与镇压故D项正确。 答案 D (2017·广东湛江调研)《中国纪事》评价某一事件:“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该事件是(  ) 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 据材料“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说明他们给民众带来了惊慌不安即造成社会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主张改良没有提出“改朝换代”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子没有以“改朝换代”为唯一任务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给“老统治者的惊慌”应更厉害但“改朝换代”不是其唯一任务故D项错误。 答案 A (2017·福建宁德调研)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  ) 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解析 材料无法看出其目的是为了迫切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故A项错误;其体现了外交政策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但却不是主导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可以看出其没有摆脱“华夷观念”的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故D项错误。 答案 C (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纸质传播(报纸)到现在的信息传播为主题目中并未提到方式的变化只是一种方式故A项错误;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打破是在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而且民主是政治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辛亥革命后两年”此时处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之下并未有言论出版自由之说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标榜民主”“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可以得出辛亥革命后尽管革命果实为袁世凯窃取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 答案 D (2016·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民国初年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易数千年之帝制以共和其造端之宏大非一姓之兴亡所能拟也。”1921年梁启超表示“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梁启超(  ) 对辛亥革命从颂扬到完全否定 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 从注重政治变革到 D.对辛亥革命的批判和深刻反思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对辛亥革命的否定信息故A项错误;意气用事和思想的摇摆不定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信息故B项错误;1921年的反思主要是从思想反思故C项错误;民国初年是对辛亥革命肯定年是对辛亥革命反思故D项正确。 答案 D (2017·河南洛阳调研)当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  ) 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 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此举与湖北新军革命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主张是否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立宪派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立宪派与革命派政治主张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2017·天津和平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辛亥革命与传统王 D.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更加艰难 解析 革命与民国虽然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但是并不意味着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未见成效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观点错误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并不同于传统王朝的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