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必修3.docVIP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必修3

专题15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师用书 必修3 “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1)林则徐的主要思想:林则徐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先后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四洲志》介绍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概况等内容,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华事夷言》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的主要思想: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1)康有为 ①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纲领。 ②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③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挽救民族危亡。 (2)梁启超 ①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②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5)影响: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冲击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2014·浙江学考)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杨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著作中,与“这种风气”关联最密切的应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天下郡国利病书》 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适”“竞存”“天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风气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关,这一观点出自严复译著的《天演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著作中都没有这样的观点。] 2.(2013·浙江学考)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B [解题关键信息是“19世纪90年代末”,“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指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由此可知,该著述是《孔子改制考》。] 3.(2015·浙江会考)下列各项中,属于谭嗣同名言的是(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D.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A、B、D三项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和梁启超的名言,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981年,鲁迅发表了揭露封建礼教罪恶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1917年,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20世纪初,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经有人开始介绍马克思。 (2)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3)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 (4)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016·浙江学考)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一言论意在(  ) 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