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死海不死(词语)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课死海不死(词语)讲述

学习目标 4、说明方法、语言的准确性 1、词语注音、解释 2、本文结构 3、思考问题 学习新词 1. 违背:违反;不遵守 违背制度 违背诺言 违背意愿 如:正是因为他违背了当初的诺言,所以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 2. 开发:以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 开发资源 开发荒山 西部大开发 如:合理开发,如今这座荒山已变成一处旅游胜地。 3. 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上正路 如:通过这件事情,他才知道一个人要真正地改邪归正并不容易。 4. 勃然大怒:形容突然发起脾气来的样子 如:听了他的一番胡言乱语,玉苏普江勃然大怒,起身离去。 5. 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 如:他是个海员,经年累月地在海上作业。 6. 安然无恙:原指没有人疾病,没有忧患。现泛指人或事物没有损害或发生意外。 如:箱子都安然无恙,偏偏只有她的箱子不知去向了。 7.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如:他们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而且至今还执迷不悟。 本文结构: 一(1—4)死海的特征 二(5—6)死海的成因 三(7—8)死海的现状和未来 阅读课文(1—4)节,思考: (1)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为什么说“死海不死”? (3)第三段引用传说说明了什么? (4)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么大? 如何说明的? (5)第四段引用的四个数据之间能否调 换次序?为什么? 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 屡淹不死自由游弋 矿物质 含量 (亿吨) 氯化纳 135.46 氯化钙 63.7 氯化钾 20 溴、锶 若干 合计 占 23% — 25% 结论: 死海海水咸度很高 由主到次 1、水中没有生物, 海边寸草不生 2、屡淹不死,自由游弋 3、死海海水咸度很高 死海的特征 现象 到 本质 文章第3段引用了罗马统帅狄杜处决奴隶而奴隶们屡淹不死的传说,不但可以起到说明“死海不死”这一特点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说明之前,文章先引用了先知鲁特的神话传说。这个神话,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使读者了解到: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而且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寻它的奥秘,只是到了科学发展的今天,才有可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 分组看第三、第五段,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听,比一比看那组讲得好?并思考:这两则传说采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什么作用?对表达文章的效果起什么作用? 3、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1、叙述、描写 2、第一个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二个传说说明:死海的成因。 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地理特点:大裂谷中段 化学成分:含矿物质很多 物理变化:蒸发沉淀 成因 现状 将来 日趋下降 可能干涸 开发利用 出现生机 死海不死 没有鱼虾 寸草不生 自由游弋 屡淹不死 开发利用 生机蓬勃 数百年后 可能干涸 本文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作者在说明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叙述和描写,使文章既不失其知识性、科学性,又具有生动性,可读性。 小结 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举例子:列举事例: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举典型事例:人不会淹死 列数字:有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有约数:如“大概、大约、不久将来”等。 引用:两个传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拓展思维: 《死海不死》的文末写道:“长此以往,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干 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请你想些办法,让死海不至于干涸。 怎样才能使死海不死呢? 植树、造林、种草、保护植被、开辟新水源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