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产9000万块建筑垃圾、煤矸石节能环保烧结空心砖项目大气.doc
年产9000万块建筑垃圾、煤矸石节能环保烧结空心砖项目大气专章
铜川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二O一年月一、总论
1.1项目由来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对墙体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由于使用粘土砖破坏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环境污染较大,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限制及禁止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从政策上给了有利的导向,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等各种废料加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为了加快陕西省的墙体材料改革,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5年以陕政办发[2005]86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控制实心粘土砖生产。
铜川市印台区有着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且存在巨大的建材市场潜力。将煤矿废弃的煤矸石及变废为宝,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矸石烧结砖将是砖混结构建筑的主导墙体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2 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
、《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2013年9月10日;
、《关于印发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陕政发[2013]54号,2013年4月17日;
、《铜川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12条措施》,铜住建发[2013]497号,2014年1月1日;《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铜政办发[201]39号关于加强城市区域扬尘污染控制的通知》(2011年11月16日)中的“六要四禁止”要求铜川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12条措施铜住建发[2013]497号1.2.2 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1.3 评价目的
1、通过资料查询、现场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现状、社会现状和环境质量现状;
2、准确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制定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作依据;
3、结合当地环境特征,依据环保法规、标准和环境功能目标的要求,提出污染物控制方案,从环保角度明确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和防止破坏环境的对策措施,实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的要求;
1.4 评价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环境评价标准如下表所示:
1.4.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1。表1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名称及级(类)别 项目 标准限值 环境
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均值 0.mg/m3 年均值 0.mg/m3 SO2 小时均值 0.50mg/m3 日均值 0.15mg/m3 年均值 0.06 mg/m3 NO2 小时均值 0.2mg/m3 日均值 0.mg/m3 年均值 0.0mg/m3 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相关限值要求表标准 人工干燥及焙烧 30 300 200 1.5 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筛选根据工程的和评价区的环境特征,本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期
施工材料装卸和运输会产生扬尘,施工场地道路与堆场遇风亦会产生扬尘,因此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污染因子为TSP。
运营期
生产车间内破碎产生的粉尘车辆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表3 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项 目 现状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施工期 运营期 环境空气 PM10、SO2、NO2 TSP SO2、烟尘、粉尘Ox、油烟 1.6评价等级
大气评价等级以、SO2、NO作为判定因子。判定依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中判定各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的规定,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SO2、2、PM10为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污染物在每个工段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
Pi=Ci/Coi ×100%
式中:
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