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管理系统.doc-武汉工商学院.doc

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管理系统.doc-武汉工商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管理系统.doc-武汉工商学院

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葛蓁(1 , 张重齐2 (1.武汉工商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2.武汉虹翼信息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74 ) 摘 要:采用先进的J2EE技术框架,结合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系统,从数据采集、告警监控、主动维护、服务管理,到最终的价值输出,形成IT运维的闭环管理,提升用户对IT运维的感知度。 关键词:IT运维管理;用户感知;移动终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44/ZY(2015)01-0000-00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撑部分。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包括硬件系统与应用软件系统两部分:硬件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机、路由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防火墙等硬件设备;应用软件系统包括OA、ERP、CRM、邮件系统等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这一系列的软硬件系统组成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核心,支撑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转。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业务的扩充,信息化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维护这些软硬件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从传统的分散式IT运维管理模式转向集中式IT运维管理,如何从面向机器的IT运维管理转向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管理,如何从IT运维中获得有效的价值输出,都是我们面临思考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科学、高效的面向用户感知的IT运维模式是IT运维的必然趋势。 1 系统需求分析 1.1 监控对象 监控对象包括硬件与软件,以及硬件软件的各项监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表1 监控指标 监控对象 类型 监控指标 主机服务器 Solaris,Linux/HP-UX,AIX Windows系列 CPU负荷,IO负荷比,网卡发送流量,内存总数,内存使用率,进程总数,磁盘剩余空间,磁盘利用率,连通性 路由器 Cisco/Nortel/HuaWei 内存使用率,端口接收流量,端口发送流量,CPU负荷 三层交换机 Cisco/Nortel/HuaWei 内存使用率,端口接收流量,端口发送流量,CPU负荷 防火墙 Cisco 内存使用率,端口接收流量,端口发送流量,CPU负荷 数据库 Informix buffer使用率,锁等待,数据库状态,数据库表空间,逻辑日志满,各资源参数配置值,磁盘排序数,表空间使用率,latch等待,锁级别,当前连接数,进程数 Oracle 表空间占用率,表空间剩余空间,数据库状态,SGA数据缓冲区大小,锁对象,锁级别,当前连接数,进程数 存储设备 磁盘阵列 每秒字节写,每秒字节读,每秒千字节写,每秒千字节读,活动数,繁忙比,等待数,等待时间,等待比等 应用系统 应用服务器,应用系统 进程个数,进程Active,应用系统方位性 端口 TCP TCP端口状态 UDP UDP端口状态 1.2 监控预警 实现指标的预警,指标预警包括上限预警、下限预警、区间预警,系统自动生成告警信息,并实时通知管理员或是各个专业负责人。 1.3 用户感知 将面向设备的IT运维系统,转向面向用户的IT运维系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知度,可通过手机终端、IPAD等移动终端实时了解设备、系统运行状态,并可通过这些终端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功能[1]。 1.4 价值输出 通过IT运维监控中的大量性能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诸如各个设备的趋势分析,有效形成IT运维系统的价值输出。 2 系统总体设计 对于本系统,采用如下技术开发路线: (1)整个系统以成熟可靠的软件系统为基础,采用先进成熟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及第三方软件,为保障系统的扩展性以及高可靠性,本系统采用目前主流的DWR+SSH框架。 (2)核心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对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为了保证服务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及方便性,采用主流可靠的AIX操作系统。 (3)数据库采用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SqlServer作为数据库。(4)信息数据的存储系统,采用RAID技术保证整个存储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关键数据的丢失。 2.1 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本系统分为两大部分,PC服务端与移动终端两部分。 一是PC服务端总体框架分为三层:应用层、核心服务层和接口适配层。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用户所需各类业务应用,主要功能包括拓扑展示、告警集中监控、性能指标、统计分析、维护通道以及系统配置等;核心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各项后台处理服务:拓扑服务、告警服务、预警服务、报表组件、数据存储策略等;接口适配层:负责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同步功能,为系统提供原始数据支撑。 图1 体系架构图 二是移动终端功能。终端APP功能通过HTTP方式连接系统中,移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