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阶段复习
第四章;;请写出框中数字处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知识点睛】
1.区别: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2.联系: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可以旋转成立体图形.
3.考点:(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例1】(2012·成都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从正面看到的是( );【思路点拨】考虑从上下两层,左右两侧分别看到的小正方体数.
【自主解答】选D.从正面看到的结果是:左边的上、下两个,右边的下面一个.;【中考集训】
1.(2012·泰安中考)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是( )
【解析】选A.此几何体是一个圆柱与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从正面看是两个长方形的组合图,下面的长方形的长约是上面长方形长的3倍.;2.(2012·泰州中考)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
【解析】选A.从左面看到的是上下各一个立方块.;【归纳整合】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正面反映物体的长和高,左面反映物体的高和宽,上面反映物体的长和宽.;3.(2012·佛山中考)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柱 B.三棱锥 C.四棱柱 D.四棱锥
【解析】选A.通过图片可以想象出该物体由三条棱组成,底面是三角形,符合这个条件的几何体是三棱柱.;4.(2012·德州中考)如图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能由它折叠而成的是( );【解析】选B.
A.展开得到 ,不能和原图相对应;
B.展开得到 ,能和原图相对;
C.展开得到 ,不能和原图相对应;
D.展开得到 ,不能和原图相对应.;5.(2011·崇左中考)小明为今年将要参加中考的好友小李制作了一个(如图)正方体礼品盒,六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就是“预祝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
【解析】选C.由正方体可知,预、祝、成三字相邻,只有选项C符合.;6.(2011·自贡中考)李强同学用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桌面上堆成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把露出的表面都染成红色,则表面被他染成红色的面积为( )
A.37 B.33 C.24 D.21;【解析】选B.从上边看能看到1+3+5=9个小正方形,从侧面看共能看到4×(1+2+3)=24个小正方形,所以露出的表面面积为:1×(24+9)=33,故选B.;7.(2011·广州中考)5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如图的几何体.
(1)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单位),表面积是_____(平方单位).
(2)画出该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解析】(1)5 22
(2);考点 2 直线、射线、线段
【知识点睛】
1.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端点个数不同:直线没有端点,射线一个端点,线段两个端点.;(2)延伸方向不同,直线向两方延伸,射线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无延伸.
联系:(1)都可以用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直线是用任意两点字母,没有先后顺序;射线是用一个端点字母和任一点字母,端点字母在前;线段只能用两端点字母,没有先后顺序.(2)线段可以度量,直线和射线不可度量.;2.两个性质、一个中点:
(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线段的中点是线段在有关计算题中的重要条件.;【例2】如图,线段AB=28 cm,点O是线段AB的中点,点P将线段AB分为两部分AP∶PB=5∶2,求线段OP的长.
【思路点拨】先求线段PB的长,再求线段OB的长,线段OB与PB之差即是线段OP的长.;【自主解答】因为AP∶PB=5∶2,
所以
又因为点O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所以OP=OB-PB=14-8=6(cm).;【中考集训】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青少年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docx VIP
- 平高集团GW4-126VI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安装使用说明书.doc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三任务二协助老年人进行雾化吸入.pptx VIP
- 湖南省长沙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ptx VIP
- 七年级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统编版2024):“语”你相伴,趣味无穷(快闪+15种趣味游戏).pptx VIP
- 用眼卫生公开课.pptx VIP
- 氪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x VIP
- 英文版我的暑假生活.pptx VIP
- 检验科病例讨论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