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监测工作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 第一部分:工作进展 第二部分:工作方案 第一部分:工作进展 内容 一、工作进展情况 二、存在问题 三、建议及工作要求 一、工作进展情况 截至9月30日晋宁县死因监测网络报告,按报告按户籍地址浏览报告1283例,粗死亡率4.59‰。如果按时间进度计每月应完成0.5‰的任务,以9个月来计算粗死亡率应大于4.5‰。 表1 各县(市)区死因监测工作进展 表3上半年死因监测工作报告质量% 表4晋宁县上半年死因监测工作报告质量% 二、存在问题 (一)死亡信息收集力度不足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开展死亡线索收集; 2、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未主动开展死亡线索收集; (二)报告质量 1、报告及时性差、身份证和多死因链完整性差; 2、存在死因诊断不明,存在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存在伤害外部原因报告不清、肿瘤位置报告不明和报告临床死亡方式(衰竭)的情况; 3、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信息收集不详细过于简单造成死因链推断错误及完整性差。 (三)培训与督导 1、部分疾控中心对基层培训和督导针对性不强; 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培训和督导不力; 三、建议及工作要求 (一)近期工作要求 1、12月底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死亡线索收集,应收集包括民政(殡仪馆)、社保、医保、公安和计生等部门的死亡信息名单,与网络报告名单对比查找出未报告的死亡个案漏报名单,将漏报名单下发基层于2015年1月底前完成入户调查、审核和网络补报工作。 2、县以上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完成今年任务指标。 3、按时保证质量进行网络直报。 4、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督导,提高报告数量和质量。 三、建议及工作要求 (二)年度日常工作要求 1、死亡信息收集 (1)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至少不低于二次到民政殡葬馆、公安和社保等部门收集死亡信息。 (2)县以上医疗机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院内漏报检查,收集病案室死亡资料进行对比,查找漏报死亡病历及时网络报告。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季到辖区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收集死亡信息,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4)乡村医生/社区医生每月至少不低于一次了解辖区内居民死亡情况,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二)年度日常工作要求 2、县(市)区疾控中心网络审核 (1)网络信息审核:县区疾控中心于7天内(小于7天)通过网络对报告的死亡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并协助相关疾控完成死因链的调整和删重。 (2)死亡信息的查重: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月对本辖区报告的人口死亡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确认后删除。 (二)年度日常工作要求 3、督导与培训: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村或站的全覆盖督导不低于4次;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基层村或站人员的专题培训不少于2次,重点对《调查表》”调查记录栏”即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的内容进行详细调查培训。 (二)年度日常工作要求 4、各级医疗机构死亡卡的报告应在15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由县区疾控中心代报,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死亡个案应填写完整的身份证号码并录入网络。 5、加强死因资料的规范性管理,应将全年死因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如台帐、死亡线索信息收集表、数据备份、培训(签到、通知、日程安排、课件)和督导原始记录和小结以及全年总结、综合分析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二)年度日常工作要求 6、质量要求: (1)报告卡审核:要求审核率100%; (2)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正确率在95%以上; (3)死因诊断不明比例:小于5%; (4)死因编码错误比例:小于5%。 (5)卡片填写完整率应高于95%; (6)卡片填写错误率应小于5%; (7)卡片网上录入错误率应小于5%。 (8)迟审率应小于10%。 第二部分 工作方案 昆卫疾控[2009]48号 一、目的 是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规律和进行人口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制定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评价人口健康水平及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人口学等科学研究的基础。人口死亡原因登记报告所签发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简称《死亡医学证明书》(下同),为政府进行人口和户籍管理提供客观和科学的法律文书文件,是实现人口管理文明和法制化的重要内容。 1、建立持续、高效的昆明市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 2、开展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了解昆明市居民病伤死亡水平、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3、分析、评价我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卫生政策和疾病预防控制对策、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工作状况提供科学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