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信息技术小课题研究
活动
时间 2012.12.10 学科组 信息组 研究教师 教研
课题 在信息条件下,如何实现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 参加
人员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全球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素养已逐渐成为人的所有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人们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最关键的阶段,要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教育已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多方位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和基础学科中“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1.为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和深入研究,我们统筹规划、精心安排,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结合我校情况和课题特点,专门成立了综合组。
2.在研究过程中,借助网络和理论资料,同时虚心接受老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有时间听听老师们的课堂,研究小组基本做到定时定人定期总结。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总结一边完善,不断反思,总结完善积累经验。 针对本课题其他研究成员的观点 针对本课题阐述自已的观点
1.创设信息环境: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营造一种宽容、宽松、开放的信息环境,是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首当其冲的条件。学校的信息环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下形成的信息环境,还有一部分是任课教师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创设的信息环境。
2.改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是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起点。为打好基础,必须把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推进到信息素养的大框架中来考虑。要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可以看作是学会以多种方法利用信息的过程,从信息技术的娴熟到信息利用的娴熟直至利用信息发展智慧。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引入“行为导向教学”。经过研究和探索,我们总结出信息技术课“引”、“探”、“导”、“延”四字教学模式。
提出自己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可手写也可下载粘贴) 信息环境的创设包括学校的硬件环境和教师创设的环境。硬件建设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建设中采用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班级教室网络。同时接入专用的宽带网,使学校形成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使用计算机实现校际互联和协作学习的多功能校园网络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教小学生初步学会登录国际互联网,登录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网站。如:中国少年报、雏鹰网等查阅信息。另一方面是组织课外活动,开展竞赛,发挥校园网络环境的功效。如组织“网页小制作”“电子幻灯片小制作”“电子报刊小制作”“程序小设计”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学校主服务器上录入资源材料,要求小学生利用校园网络环境,从网络中要素材,进行小制作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信息素养无从谈起。
四字教学模式:“引”以激发兴趣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艺术性具体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提出驱动的任务上。利用兴趣和目标双重驱动使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方法。“探”以自主探索为基础。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学生在学习时所学的信息系统与毕业以后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很可能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体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指导思想。在学生自主探索后得到可能是一些琐碎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收获。作为一种技能,教师这时必须把方法导入科学的、系统的操作技能当中。“导”一般是以学生演示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的归纳、小结。“导”应以协作学习为基础。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形式。信息技术教育中,应当特别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延”是在学生掌握了某种新的信息技术方法或手段后,运用新方法或手段和已有的方法、手段,去创造性地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 本次研究活动的结论以及对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意义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形成了“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渠道、兴趣活动是探索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这种新型的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迁移和辐射。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关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性文章摘选
(可手写、可节选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验5Matlab绘图操作实验报告.doc
- 实验一丙烯腈溶液聚合.doc
- 实验4t检验.doc
- 实验一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实验.doc
- 实验一肠道内菌群数量变化.doc
- 实验七多元函数微分数学实验课件习题答案.doc
- 实验一信号的表示可视化及时域运算.doc
- 实验5基本检索与周游方法算法设计.doc
- 实验2基于ArcGIS的制图表达.doc
- 实习记账凭证.doc
- 2024年广西壮族河池市宜州市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广西南宁市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雷阳实验学校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高州市六上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赣州市南康市数学六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七中学六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数学六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