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鹿寨县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 大学学位论文
广西鹿寨经济开发区
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施方案
(修订本)
申报单位:广西鹿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广西华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十月
主 编:宋彦彦 黄积候
副主编:苏志明 徐引想
参 编:覃秀凤 王欣荣 黄承都
邓 菁 欧韦福 张云天
许 鹏 阳丰元 沈琰利
杨 维 庞中健 吕广权
李永佳 马梁安 覃耀进
赵 钢 郑幼宁 李 阳
韦晓兰 汪盛麒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鹿寨县及园区现状和发展基础 1
一、鹿寨县位置、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一)鹿寨县的位置 1
(二)资源现状 2
(三)环境现状 3
(四)社会经济情况 4
二、园区概况 5
(一)园区地理位置 5
(二)园区功能划分 6
三、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基础 9
四、园区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 14
(一)园区内人口状况和科、教、文、卫状况 14
(二)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和道路交通状况 15
五、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关联、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共享情况 16
(一)产业关联 16
(二)基础设施共享 18
(三)服务平台共享 19
六、园区资源和环境现状 19
(一)园区主要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水平 19
(二)园区资源产出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 21
(三)污染源数量和分布 24
(四)主要污染物特征和产排污量 26
(五)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情况 27
(六)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应急方案 29
(七)园区建址的环境敏感分析 31
(八)区域环境质量 31
(九)区域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33
(十)环境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34
(十一)环保投入 34
(十二)环境管理 35
第二章 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 37
一、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7
(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 37
(二)资源利用率低 37
(三)企业产业链条短 38
(四)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38
(五)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38
二、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义 39
(一)循环化改造是节能减排的途径 39
(二)循环化改造是延长产业链的需要 39
(三)循环化改造是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途径 40
(四)循环化改造是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41
第三章 循环化改造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42
一、有利条件分析 42
(一)产业结构具备循环化改造基础条件 42
(二)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周边产业配套 42
(三)企业主动参与循环化改造 43
(四)技术条件成熟 43
二、制约因素分析 43
(一)地块划分松散不规则 43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3
(三)改造资金不足 44
第四章 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45
一、总体思路 45
(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45
(二)确立园区内化工产业的主导地位 45
(三)承接柳州市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45
(四)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6
二、基本原则 46
(一)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严控相结合的原则 46
(二)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举的原则 47
(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47
(四)坚持择优扶强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47
(五)坚持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8
三、主要目标 48
(一)总体目标 48
(二)具体目标 49
(三)目标可达性分析 52
(四)园区物质流分析 55
第五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主要任务 61
一、空间布局 61
(一)优化空间布局 62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65
(三)构建物质交换系统 65
(四)布局重要节点企业 66
(五)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66
二、产业结构调整 67
(一)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增加化肥的比重 67
(二)加强化工产业的横向联系,构建多种化工产品链 70
(三)加强建材产业的循环化建设 71
(四)采用新技术进行节能减排技改 72
(五)中小企业规模化改造 73
(六)淘汰落后产能 73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 74
(一)企业与企业间以物质利用为基础的循环链建设 74
(二)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 78
四、高效利用能源资源途径 80
(一)应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80
(二)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80
五、污染治理 81
(一)固废处理体系 81
(二)减少废水排放 81
(三)污水处理 81
(四)废气减排 82
(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82
六、基础设施优化改造 84
七、循环化的运行管理 85
第六章 重点支撑项目 91
一、重点支撑项目概述 91
(一)拟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循环化改造项目 91
(二)不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猗县合欢东街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大学学位论文.doc
- 临沂大学教授花园1比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大学学位论文.doc
- 凌志400轿车点火系统的故障检修汽车维修高级技师论文大学学位论文.doc
- 磷酸生产课程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 陵江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计算书大学学位论文.doc
- 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外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以红河学院泰国留学生为例开题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
- 流量1750kg每小时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 流量为100t每小时的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 流量为105t每小时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 岭南东莞清溪项目市场研究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