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政治].docVIP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政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0-2011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政治]

甘肃兰州一中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 政 治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道题2分,共计60分)。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在《慕贤》中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据此回答1~2题。 1.这一观点( ) ①肯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 ②否定了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③肯定了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④肯定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与上述观点寓意相同的是( ) ①强将手下无弱兵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性相近,习相远 ④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⑥名师出高徒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3.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以上观点共同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 B.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从质变开始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4.量变与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否改变 C.事物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D.产生时间的先后 5.同等数量的黑白棋子,可以组成凌厉的攻势,也可以组成破绽百出的败局;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这说明 ( ) 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人的意愿可以左右的 B.量变和质变没有严格界限,只有大小、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的区别 C.量变引起质变,具有普遍性 D.事物总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或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6.下列各选项,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①防微杜渐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7.“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古代对人的形象的赞美。这告诉我们( ) A.做事要坚持适度原则 B.矛盾双方既包含优点也包含缺点 C.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D.要做好工作,必须从细微处着手 8.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D.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9.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 ) A.前进性 B.曲折性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 D.一帆风顺地按一定规律前进 10.下列诗句中蕴涵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1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②新旧事物必然要经过反复的较量和斗争 ③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