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

国際哲学研究 3号?2014??309 Article  作为“思想史”的研究,正如我们将这一概念扩大为“思想的历史”一样,我们要将思想的文本放在历史的语境之 下来加以解读。西方以往的思想史尤为注重“理性”这样的观念,以聚焦“Unit Ideas”或“共同观念”作为研究的目标; 日本的思想史研究深受“没有形成坐标轴式的思想传统”之批评,故日本的思想史研究者尤为注重谋求思想史研究的 坐标轴、尤其是“知识的坐标轴”的问题;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则基本上是为了“建立系谱”(书写思想或者人物的脉络) 与“表彰道统”(凸显正统思想),且尤为注重意识形态性。[葛 2010]不过,就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而言,随着全 球化时代的来临,这一研究一方面突破国域的框架,呈现为一个世界性的日本的研究视角 ;一方面则反映出与以“日 本学”为目标的特定地域研究相接轨的趋势。也就是说,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如今体现为了“全球化·地域化”的 研究态势。在此,我们将通过梳理中国学者研究日本思想史的历史、目的、领域与内容,来探讨一下中国的日本思想 史研究的方法与问题之所在。 一、日本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目的  众所周知,经历了明治维新的近代日本先后战胜了清王朝、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亚洲文明的代表。在这一背景下, 以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首批留学生为契机,留学日本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事件”。继黄遵宪《日本国志》 (1887年)与康有为《日本变政记》(1898年)之后,一批留学日本的人士成为翻译、介绍乃至研究日本思想的先驱。但是, 这一时期的所谓“研究”,大多是将日本思想家的著作或者文章翻译为中文,予以概述性地介绍而已,并没有深入到 一个资料收集、思想评述的正式研究之中。  1958年,北京大学东方哲学研究室宣布建立,日本哲学研究成为政府规划的开拓性研究学科。也就是说,中国的日 本思想史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了以学科制度来催生、以哲学思想来统称、以意识形态来批判的色彩。尽管如此,以朱 谦之、刘及辰为第一代人的日本思想史研究也得以正式起步。朱谦之(1899-1972)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日 本的朱子学》(三联书店1958年)、《日本的古学与阳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日本哲学史》(三联书店1964年) 的三部曲不仅是朱谦之研究日本思想史的代表性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的开拓性成果。与之同步,刘 及辰(1905-1991)以京都学派哲学为研究对象,出版了《西田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而后致力于京都学派哲 学的研究,并《京都学派哲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两部著作。这一时期日本思想史研究的特点,首先是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与批评日本哲学思想,同时还借鉴与介绍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的 研究成果; 其次,他们为了给以后的研究者提供直接的文献资料,故尤为注重并努力做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翻译的活动。  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历文革的“停滞”之后的日本思想史研究得以重新起步,并涌现出了王守华、卞崇道、方昌 杰、王家骅、李甦平、金熙德、刘金才、陈化北、崔世广、韩立红、王中田等一批研究者,他们组织了中华全国日本 哲学会,全面涉猎日本思想史的翻译与研究,并开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时期,王守华、卞崇道编著《日本哲 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金熙德《日本近代哲学史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9年)、王家骅《儒家思想与 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方昌杰《日本近代哲学思想史稿》(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卞崇道主编《战 后日本哲学思想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1999年日本语版)等一批综合研究著作得以出版,他们大多是将日 本思想史放在了一个外来思想与自身传统相冲突的背景之下来加以把握,一方面坚持了以往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积极 发掘、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一方面是结合日本文化的根本特征来探讨日本思想的发展轨迹,并谋求树立日本思想史 的体系结构与时代定位。 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 卞崇道 吴光辉 310??中国的日本思想史研究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就江户思想研究这一领域而言,王守华主编《安藤昌益·现代·中国》(山 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王中田《江户时代日本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李甦平《石田梅岩》(台湾 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毕小辉《中江兆民》(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韩立红《石田梅岩与陆象山思想比较研究》(天 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一批研究成果,或是延续了朱谦之曾涉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的研究,或是站在东亚视角来看 待日本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或是进行了比较思想的研究。就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而言,我们可以提到自1980年以来, 借助学术交流研讨会的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