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省数学竞赛《提优教程》教案: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doc

2012江省数学竞赛《提优教程》教案: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江省数学竞赛《提优教程》教案: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

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中有许多重要的特殊点,特别是三角形的“五心”,在解题时有很多应用,在本节中将分别给予介绍. 三角形的“五心”指的是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1、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圆圆心).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都等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r的计算: 设三角形面积为S,并记p=(a+b+c),则r=. 特别的,在直角三角形中,有 r=(a+b-c). 3、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上面的证明中,我们也得到了以下结论:三角形的重心到边的中点与到相应顶点的距离之比为 1∶ 2. 4、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垂心这四个点中,任何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就是第四个点.所以把这样的四个点称为一个“垂心组”. 5、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另两个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旁心(旁切圆圆心). 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旁切圆. A类例题 例1 证明重心定理。 证法1 如图,D、E、F为三边中点,设BE、CF交于G,连接EF,显然EFBC,由三角形相似可得GB=2GE,GC=2GF. 又设AD、BE交于G,同理可证GB=2GE,GA=2GD,即G、G都是BE上从B到E的三分之二处的点,故G、G重合. 即三条中线AD、BE、CF相交于一点G. 证法2 设BE、CF交于G,BG、CG中点为H、I.连EF、FH、HI、IE, 因为EFBC,HIBC, 所以 EFHI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HG=GE、IG=GF,GB=2GE,GC=2GF. 同证法1可知AG=2GD,AD、BE、CF共点. 即定理证毕. 链接 证明外心、内心定理是很容易的。 外心定理的证明:如图,设AB、BC的中垂线交于点O,则有OA=OB=OC,故O也在AC的中垂线上,因为O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故点O是ΔABC外接圆的圆心.因而称为外心. 内心定理的证明:如图,设∠A、∠C的平分线相交于I、过I作ID⊥BC,IE⊥AC,IF⊥AB,则有IE=IF=ID.因此I也在∠C的平分线上,即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上述定理的证法完全适用于旁心定理,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例2证明垂心定理 分析 我们可以利用构造外心来进行证明。 证明 如图,AD、BE、CF为ΔABC三条高,过点A、B、C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相交成ΔABC,显然AD为BC的中垂线;同理BE、CF也分别为AC、AB的中垂线,由外心定理,它们交于一点,命题得证. 链接 (1)对于三线共点问题还可以利用Ceva定理进行证明,同学们可以参考第十八讲的内容。(Ceva定理)设X、Y、Z分别为△ABC的边BC、CA、AB上的一点,则AX、BY、CZ所在直线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是··=1.n边形,例如,如果我们称n(≥3)边形某顶点同除该点以外的n-1个顶点所决定的n-1边形的重心的连线,为n边形的中线,(当n-1=2时,n-1边形退化成一线段,此时重心即为线段的中心)那么重心定理可推广如下:n边形的各条中线(若有重合,只算一条)相交于一点,各中线被该点分为:(n-1)∶1的两条线段,这点叫n边形的重心.请同学们自己研究一下其他几个“心”的推广。 情景再现 1.设G为△ABC的重心,M、N分别为AB、C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GMAN和△GBC的面积相等. 2.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二倍. B类例题 例3 过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P引PM∥CA交AB于M;引PN∥BA交AC于N. 作点P关于MN的对称点P.试证:P点在△ABC外接圆上.(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 分析点M和N的性质,即能得到解题思路。 证明 由已知可得MP=MP=MB,NP=NP=NC, 故点M是△PBP的外心,点N是△PPC的外心.于是有 ∠BPP=∠BMP=∠BAC, ∠PPC=∠PNC=∠BAC. ∴∠BPC=∠BPP+∠PPC=∠BAC. 从而,P点与A、B、C共圆,即P在△ABC外接圆上. 链接 本题可以引出更多结论,例如PP平分∠BPC、PB:PC=BP:PC等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