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生物术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Modern Biotechnology 课程代码 0102课程类型 开课学期 第学期 总 学 时 讲课 实验(实习) 学分 预修课程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是由一门多学科综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包括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育种技术等几乎所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学科,特别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理论成就更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学生达基本要求课程学时分配的 教 学课 程 内 容 讲 课 习题课 实验课 小 计 2 2 基因工程 8 7 8 细胞工程 6 2 6 发酵工程 4 4 酶工程 4 2 4 蛋白质工程 4 3 4 生物技术与农业 6 2 6 生物技术与食品 4 4 生物技术与环境 4 4 生物技术与能源 2 2 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 4 4 总 计 16 64 五、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技术总论
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生物技术的发展史;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重点:
本难点:
教学要求:学习。
习题与:.
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主要工具酶的作用机理和用途,基因载体的特点和用途,目的基因的来源及获得途径,PCR反应的原理和技术,受体细胞及其重组DNA导入技术,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方法,基因工程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使学生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10.花培中再生植株的形成途径与再生植株倍性有何关系?
11.如何获得能在体外大量生长、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12.如何用体细胞克隆出一只哺乳动物?克隆动物有什么积极意义?
13.开展干细胞研究对人类有何积极的意义?
14.有什么方法可以分别去除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
(四)发酵工程
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发酵常用微生物和生产菌种的培养技术,发酵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发酵培养基的种类、组成和配制,发酵的基本程序,发酵的工艺控制,发酵设备,发酵类型,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和性能评价,发酵反应器的操作基本要求,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发酵工程的应用事例。
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
(八)生物技术与食品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方向。
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通过课堂讲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课堂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习题与:本重点:本难点:教学要求:习题与:的教学讲授,多媒体等,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为了可据
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Subsequently, the Anhui Army military Special Branch, in Shanghais Central 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rganization in Western Zhejiang Province, sent party backbone, respectively, went to Wu Jiangyan opened the Tomb, Tomb of heroic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fear no sacrifice and persevering, goal of the anti-Japanes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A) stationed in Taoyuan area (Tomb of) 1, the new arm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 in September 1938, the CPC Zhuang Shaozhen (Zhuang Zhen, Nanxun people) by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