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讲 城桥涵和轨道交通、隧道工程(二)
第4讲 城市桥涵和轨道交通、隧道工程(二)
2K313012 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
二、地下连续墙工法的优点
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可适用于多种土层,除夹有孤石、大颗粒卵砾石等局部障碍物时影响成槽效率外,对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各种地层均能高效成槽。
三、地下连续墙分类与施工技术要点
按成槽方式可分为桩排式、壁式和组合式三类;按挖槽方式可分为抓斗式、冲击式和回转式等类型。
导墙是控制挖槽精度的主要构筑物。
四、槽段的划分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地质条件。
2,后续工序的施工能力。
3.其他因素。
五、泥浆的功能
泥浆应具有以下功能
1.护壁功能。
2.携渣作用。
3.冷却与润滑功能。
六、浇筑混凝土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应采用导管法灌注,管节连接应严密、牢固,施工前应对拼接好的导管接缝进行水密性试验。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中断。
1K413013 掌握盖挖法施工技术
明挖顺作法是从地表向下开挖形成基坑,然后在基坑内构筑结构,完成后再填土,从而完成工程的施工方法。
盖挖顺作法是自地表向下开挖—定深度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达到设计高程后由下而上浇筑结构。
盖挖逆作法是基坑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的施工方法。
对两种方法的定义要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一、盖挖法施工的优点
1、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临近建筑物和构筑物;
2.基坑底部土体稳定,隆起小,施工安全;
3,盖挖逆作法施工一般不设内部支撑或锚锭,施工空间大;
4.盖挖逆作法施工基坑暴露时间短,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
二、盖挖法施工的缺点
1.盖挖法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施工缝的处理较为困难;
2.盖挖逆作法施工时,暗挖施工难度大、费用高。
2K313020 盾构法施工
2K313021 掌握盾构法施工控制要求
一、盾构法施工综述
盾构法施工步骤如下:
见教材第57页。
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出土量。
开挖控制、线形、注资、一次衬砌构成了盾构掘进控制“四要素”。(见57页表格)
对教材中第58页表格应掌握开挖控制因素中的泥水式、土压式盾构的掘进控制内容。
要注意土压式开挖控制内容中比泥水式多一项“盾构参数”。
二、盾构进出洞控制
盾构出洞含义:
盾构进洞含义:
三、开挖控制
三、开挖控制
开挖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开挖面稳定。
土压式盾构与泥水式盾构的开挖控制内容略有不同。
土压平衡盾构
泥水平衡盾构
四、土压(泥水压)控制
开挖面的土压(泥水压)控制值,按地下水压(间隙水压)+土压+预备压设定。
按静止土压设定控制土压,是开挖面不变形的最理想土压。
主动土压是开挖面不发生坍塌的临界压力,控制土压最小。
地质条件良好、覆土深、能形成土拱的场合,采用松驰土压。
为使开挖面稳定,土压变动要小;变动大的情况下,一般开挖面不稳定。
五、塑流化改良控制
1.土压式盾构掘进时,理想地层的土特性是:
(1)塑性变形好;
(2)流塑至软塑状;
(3)内摩擦小;
(4)渗透性低。
细颗粒(75μm以下的粉土与黏土)含量30%以上的土砂,塑性流动性满足要求。在细颗粒含量低于30%、或砂卵石地层,必须加泥或加泡沫等改良材料,以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止水性。
改良材料一般使用矿物系、界面活性剂系、高吸水性树脂系和水溶性高分子系四类。
(二)选择改良材料要依据以下条件
(三)流动化改良控制是土压式盾构施工的最重要要素之一,要随时把握土压仓内土砂的塑性流动性。一般按以下方法掌握塑流性状态。
1、根据排土性状
2、根据土砂输送效率
3、根据盾构机械负荷
六、泥浆性能控制
泥浆起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依靠泥浆压力在开挖面形成泥膜或渗透区域,开挖面土体强度提高,同时泥浆压力平衡了开挖面土压和水压,达到了开挖面稳定的目的;二是泥浆作为输送介质,担负着将所有挖出土砂运送到工作井外的任务。
七、排土量控制
(一)开挖土量计算,
(二)土压式盾构出土运输方法与排土量控制
土压式盾构的出土运输(二次运输)一般采用轨道运输方式。
土压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重量控制与容积控制两种。我国目前多采用容积控制方法。
(三)泥水式盾构排土量控制
泥水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分为容积控制与干砂量(干土量)控制两种。(注意与土压式盾构控制方法的区别点)
Q>Q3,一般表示泥浆流失.
Q<Q3,一般表示泥浆涌水(由于泥水压低,地下水流入)。正常掘进时,泥浆流失现象居多。
相同的道理,V>V3,一般表示泥浆流失
V<V3,一般表示泥浆涌水
八、管片拼装控制
(一)拼装方法
1.拼装成环方式
盾构推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