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_毕设论文
毕业论文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logic of argumentation of Mencius’ goodness
学 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专 业:哲学
班 级:哲学0901
二○一三 年 五 月
承诺书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已认真学习并知晓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全部内容。
本人承诺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如本人存在(一)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 (二)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的; (三)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的; (四)伪造数据的; (五)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等以上情形,本人愿意接受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特此确认。
承诺人:
年 月 日
目录
1、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1
2、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4
1、文献综述 Ⅰ
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8
4、文献综述正文 10
2、正文 Ⅱ
5、毕业论文正文 17
3、外文翻译 Ⅲ
6、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36
7、外文翻译之一: 37
8、原文正文: 37
9、中文译文: 42
10、外文翻译之二: 45
11、原文正文: 45
12、中文译文: 49
4、相关材料 Ⅳ
13、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卡 52
14、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表 53
15、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阅人评语及评分 54
16、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记录 55
17、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及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 56
18、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汇总表及成绩 57
19、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用) 58
20、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及成绩 59
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
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logic of argumentation of Mencius’ goodness
学 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专 业:哲学
班 级:哲学0901
学 号:0919600105
学生姓名:李栅栅
指导教师:王绪琴
二○ 一 三 年 五 月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在定好毕业论文的题目之后,按照计划的进度一步一步的实施,保证完成任务,并保证论文的质量和真实性。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在定好《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及其论证逻辑》这个题目之后,开始广泛查阅资料,包括孟子关于性善论的原典,以及当今国内研究孟子权威人士的著作,依据自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做一个系统的梳理。
三、计划进度
起止时间
内 容
备 注
2013.1.15—2013.2.15
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拟好论文题目。
2013.2.15—2013.3.15
查阅书籍、期刊、论文。
2013.3.15—2013.4.1
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2013.4.1—2013.4.30
着手正文的书写,并做多次修改。
2013.4.30—2013.5.10
再次修改,并调整格式。
参考文献
期刊:
[1]陈来.孟子的德性论[J]. 哲学研究,2010(5),38-48.
[2]方国根.原儒人性论研究的新拓展——读道德哲学之维——孟子荀子人性论比较研究 [J]. 哲学研究,2008(11),122-124.
[3]梁涛.“以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J]. 哲学研究,2007(7),36-42.
[4]梁涛.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极其思想意义[J]. 哲学研究,2009(7),28-35.
[5]杨泽波.性善论立论之谜[J].孔子研究,1993(2),48-56.
[6]赵法生.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J].孔子研究,2007(6),16-25.
[7]Irene Bloom《Mencius Arguments on Human Nature》[J]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994,19-53页?.
著作:
[8]安乐哲、汪文思.《孟子心性之学》[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0]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3]孟子.《孟子》[M].北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