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坍塌专项方案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雅康高速公路C14合同段 隧道防坍塌专项方案 编 制 复 核 审 核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4 1、地形地貌 4 2、水文地质条件 4 3、地层岩性 5 4、地质构造 5 三、隧道发生坍塌原因 5 1.地质因素 5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6 四、防坍塌方案 6 1、施工原则 6 2、超前支护 7 3、隧道开挖 9 4、隧道围岩变化时动态调整措施 11 5、隧道衬砌 13 五、隧道坍塌处理措施 14 (一)坍塌发生前征兆 14 (二)隧道坍方处理措施 14 1、防止坍塌扩大范围 14 2.处理坍塌方措施 14 六、安全保障措施 21 (一)个体防护措施 21 (二)开挖支护安全防护措施 22 (三)加强围岩量测、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22 (四)安全注意事项 23 (五)坍方事故应急措施 23 七、制度保证措施 23 隧道防坍塌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C14标段隧道全长9412m,其中前碉2号隧道左线长566m;前碉2号隧道右线长562m;前碉3号隧道左线长1839m;前碉3号隧道右线长1661m;大柏牛隧道左线长2348m;大柏牛隧道右线长2423m。 二、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构造、剥蚀高中山地貌区,区内地貌多形成高山、峡谷。沟谷多呈“V”型,谷底陡窄,沟床坡降大,水系呈树枝状。山脊最高约1680m,沟谷最低约1250m,地形总体变化大。 2、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层孔隙水和岩浆岩裂隙水。 松散孔隙水 松散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顺地形向沟以及沟下游排泄,并部分补给下伏地下水,具有补给条件差、径流距离短的特征,地下水不丰富。 岩浆岩裂隙水 岩浆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的裂隙中,埋藏分布于风化带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其丰富性和透水性较好。本次降水未见泉水出露,但在雨季时季节性泉水出露,泉水多沿破碎裂隙处渗出,泉水量小,约0.03L-0.1L/s。 3、地层岩性 场地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及元古代基底构造层。 第四系 全新统松散堆积层:主要由坡残积层成因类型的碎石及粘土组成,在隧道地表零星分布,对拟建隧道无影响。 元古代基底构造层 花岗岩类:为肉红色斑状,灰白色花岗岩类,中~粗粒结构,块状结构;局部可见流层状构造。风化后颜色呈褐黄色、黄色,局部可见铁锈。工作区大面积出露。 4、地质构造 工程区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地台西缘,龙门山、大巴山台缘断褶带之西南端,西邻康滇地轴,东接四川台坳,西北侧相邻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构造部位上处于NE向龙门山断裂带和NW向鲜水河断裂带及SN向安宁河断裂带构成“Y”字形构造交汇部位东侧,具体构造部位处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内。工作区地质构造简单,无褶皱及断层。 隧址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三、隧道发生坍塌原因 1.地质因素 (1)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承压快、围岩失稳而坍塌; (2)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 (3)在挤压破碎带,岩脉穿插带、节理密集带等碎裂结构地层中,岩块间互相挤压钳制,经开挖则失稳,常见围岩掉块、坍落。在软弱结构面发育的情况下,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4)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薄层岩体形成的小褶曲、错动发育地段,施工中常常发生坍塌; (5)岩层软硬相间,或有软弱夹层的岩体,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坍; (6)地下水的软化、浸泡、冲蚀、溶解等作用加剧岩体的失稳和坍塌。 2.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 (1)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或工序间距安排不合理。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招致坍方的发生; (2)喷锚不及时,或喷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 (3)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设质量欠佳,支撑与围岩不密贴,两者间的空隙填塞不密实,或联接不够牢固,不能满足围岩压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 (4)当初期支护钢支撑出现受力过大的现象时,未及时加固; (5)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对围岩扰动大; (6)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落,牵动岩层坍塌。 四、防坍塌方案 1、施工原则 隧道施工严格遵循超前地质预报先行,围岩破碎段“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加固、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 2、超前支护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