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线路概况
**隧道位于**与**之间,隧道起讫里程为***
2、地形地貌
隧道通过部位为低山丘陵区。地势为中部高,南、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坡度多为 10-30° 。
3、地层岩性
沿隧道洞身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厚1.0m~8.5m,沟谷地段厚达15.1m;下为中元古界龟山组石英绢云母片岩,强风化层厚大于7.95m,隧道进出口未见弱风化。
4、地质构造
(1)隧道位于桐柏~大别山造山带中段,区内主要构造有翟家沟韧性剪切带,其顺层流劈理化发育,倾向线路右侧,节理产状较杂乱。隧道左侧约500m处有一性质不明断层,走向北东向,对隧址区开挖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涌水现象。
5、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隧址区未见特殊岩土,山体斜坡风化的岩碎石易松动形成落石。
6、岩爆
本隧道的最大埋深100多米,未超过发生岩爆的经验临界深度,预测岩爆的可能性较小。
7、地温
沿热附近无温泉出露和地温异常区,预测围岩原始温度不会超过19℃。
8、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坳沟中季节性地表水。由于隧道岩性为石英绢云母片岩,富水性较弱。预测每延米涌水量为0.86(T/m.d),应加强排水防渗及堵漏处理。
第二章 监控量测目的及依据
一、监控量测目的
1、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认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5、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二、监控量测依据
1、《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J159-2002);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J721-2007);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94)
4、《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5、***隧道施工图及参考图;
6、既有铁路客运专线的监控量测实施经验。
第三章 监控量测工作思路
一、量测组织
成立由总工程师任组长,工程部、安质部、测量班及作业层共同组成的监控量测小组,全面负责隧道的监控量测工作。具体人员名单及分工见表3.1。
表3.1 隧道监控量测小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位 人员分工 联系方式 1 总工程师 组长,全面领导监控量测工作 2 工程部长 副组长,数据分析、结果评价 3 安质部长 副组长,数据分析、结果评价 4 隧道工程师 资料复核、数据分析 5 隧道工程师 资料复核、数据分析 6 测量工程师 现场量测、资料整理 7 测量工程师 现场量测、资料整理 8 技术员(进口) 现场量测 9 技术员(出口) 现场量测 二、成员职责
现场量测工作是隧道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保障措施之一,量测小组成员的职责如下:
①负责量测计划安排;
②负责量测资料的整理;
③及时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汇报隧道内围岩稳定状态,并定期提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可靠性的书面报告;
④当量测结果危险信号时,应及时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报告,并积极协作施工技术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
三、工作流程
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流程见图3.1
图3.1 监控量测工作程序图
四、主要工作
量测组负责制定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按照隧道监控量测工作流程进行量测段、量测断面的选择,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布置测点埋设、日常量测,进行量测值的计算、数据处理和绘制图表,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将量测资料及结论向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报告,并实施施工管理。
第四章 监控量测总体方案
一、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配置
监控量测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必测项目包括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和地表沉降共四项,必测项目在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的隧道中必须进行。
选测项目包括各承载体压力、围岩位移等十二项内容,是否进行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可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置深度、开挖方式等条件具体确定。
本隧道仅对必测项目进行监控量测。具体仪器配置见下表。
表4.1 隧道监控量测仪器配置表
序号 监控量测项目 仪器配置 主要功能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地质罗盘仪 测定岩层产状三要素 2 数码相机 数码成像,记录围岩状况 3 拱顶下沉 水准仪 钢挂尺 测量观测点标高 4 地表沉降 铟钢尺 适用于浅埋段 5 净空变化 钢尺收敛计 量测隧道周边收敛变形 注:拱顶下沉、地表沉降精度要求0.5~1mm,净空变化精度要求为0.1mm
二、监控量测断面布置
(一)纵向布置
1、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
拱顶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