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图学案校对改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励志格言:人生难得几回博,此时不搏何时搏??? ,第  PAGE 10 页 共  NUMPAGES 10 页 14--15高三总复习 地理学案 总第(2)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命题人:贾玉红 校对人:黄淼良 课题:地 图 1.学习目标: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学习重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基础梳理】 一、地图的三要素 二、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 ㈠地形图的判读 高度计算法 ____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______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海拔 概念: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峰(8844.43米),吐鲁番盆地(-155米)。 概念: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举例:珠峰高出吐鲁番盆地________米。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向 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____。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____。 疏密定坡度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形状定地形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步骤过程①根据_________图,确定剖面基线②确定____比例尺与_____比例尺,据此画出坐标③点出平面基线和_____线的交点④在____坐标中标出各交点相应高度⑤用_____曲线连接④中所标出的各点⑥剖面线以下部分即表示其地形剖面【基础梳理】 一、图上 实际 数字 文字 直线 符号 文字 数字 北 南 西 东 北方 南北 东西。二、海拔 等深 海平面 另一地点 8999.43 缓 陡; 三、等高线 水平 垂直 等高 纵 平滑。 【疑难突破】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 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地范围 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2.比例尺缩放 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等 高 线 基 本 知 识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线是封闭曲线,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封闭(图内不封图外封)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或陡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图中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特珠 的等 高线平原海拔<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海平面:0m线,也是海岸线;丘陵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弯折和缓高原海拔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顶部稀疏山地海拔>500m,相对高度>100m,等高线密集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等高线呈封闭状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3.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4.如何处理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 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之内,新增等高线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5.等高线地形图上比较坡度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坡度的大小可分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2)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 比例尺相同、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3)根据比例尺判断 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