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3-2014学年第四专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设计.docVIP

(苏教版)2013-2014学年第四专题《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罗素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 2.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效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结合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显示幻灯片1) 二、作者介绍 课文注释有关资料。 补充: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家” 。 (显示幻灯片2)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齐读课文,思考罗素为何而生? 2、划出文中有疑惑的或印象深刻的句子。 (显示幻灯片3) 学生自读思考后回答第一问。 明确: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的苦难的同情,就是罗素活着的全部内容。 四、具体分析 1、罗素为什么渴望爱情? 明确:有三个理由:爱情给作者带来狂喜,给作者解除孤寂,令作者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古今中外,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追求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感受过“双玉”爱情的凄美,体味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热烈,也领略了张生与崔莺莺的执著缠绵,同样罗素这位伟大的人物,他一生虽经历过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一直在努力追求爱。 (显示幻灯片4、5) 2、罗素追求哪些知识? 明确:人的心灵,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罗素第一个方面的知识,是有关人的。第二个方面,说“星星为什么闪闪发亮”,实际上就是说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代武器基因工程航天技术等。第三个方面,说“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则是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三大宗教、马列主义等。罗素是个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写了70多部著作,还有若干篇文章,涉及哲学、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可谓著作等身,知识庞杂。特别是临近80岁的高龄,即1951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居然在文学方面又取得了不匪的成绩。真的令我们感叹啊! (显示幻灯片6、7) 3、如果说,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入了美好的理想境界,那么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则把罗素带回尘世,带回现实,那么现实世界怎么样? (显示幻灯片8) 明确:现实中有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4、这样的世界令罗素感到很痛苦,他“渴望减轻这些不幸”, 但是他又“无能为力”,“自己也深受其害”。罗素不仅仅是渴望“减轻这些不幸”,更是身体力行。下面我来读一则材料,看看罗素是怎么样同情人类不幸,保卫世界和平的吧。 罗素晚年最为关心的,就是在这个拥有核武器的世界中人类的前途。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度成为西方各国“左派”群众的旗帜。其中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令世人瞩目。 他的最后政治声明是有关中东的,谴责以色列袭击埃及和巴勒斯坦难民营。这个声明写于他逝世(1970年2月2日)的前两天,这说明罗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为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的前途操劳。 (显示幻灯片9) 的确,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也应该向罗素一样关心、同情这个世界,用爱来改变世界,冰心老人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请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显示幻灯片10) 5、小结:文章开篇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具体说这三个方面,最后一段又是总结。所以,全文采用的结构是总——分——总。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严谨,表明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尽可能地帮助人类减少苦难,是“我”生活的意义所在。 板书:同情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