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事钩沉——西瀛里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象征,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特别是在当今城改狂潮中,历史街区大片铲去,地名便成为一息尚存的历史。倘若将一切历史街区删去,历史便会彻底荡然一空。我们早晚会感到这种文化的失落……但是咱们身边的西瀛里却保留了一些古迹,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大家所居住的西瀛里。
西瀛里最引人注目的文物是什么?这个文物什么时候建造的?
西瀛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常州古城仅存的城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自表场至水关一段,长210.9米,宽4.6米,高6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砖石垒砌而成,距今已有600多年,也是常州仅存的一段明代城池建筑遗址。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为常州驻军首领汤和率众所筑,由砖石垒砌而成,新城筑成后,历史上曾重修城墙十多次,此段因嵌于民宅而得以保存至今。
说到西瀛里,要问一下各位,西瀛里这三个字怎么写?
西瀛里的得名源于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汤和驻守常州,这里是西营所在地,因常常失火,故改名西瀛,取以水克火之意。大家现在看到西瀛里城墙上还有个门,就是西瀛门,原有民国书法家唐驼书“西瀛门”三字门额,“文革”中散佚。十年动乱时期散佚,1952年常州城墙大部分被拆除,仅留存这一段。1987年12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常州市人民政府修复了西瀛门城墙,并依照唐驼书体重新恢复了“西瀛门”三字门。
城墙是一座城市沧桑巨变的见证,是一座城市文化历史底蕴的载体,它在今天虽然已失去了军事上的意义,但它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华表。常州在进行西瀛里地块改造,在拆除附着在城墙根的旧建筑后,634年前的明城墙逐渐露出了它的真容,对这段长仅221.8米的城墙,市政府作出了修复西瀛里明城墙的决定。
明城墙象一个健美壮实的勇士,他护佑着世代常州人,而紧紧依偎他的是具有1600年历史的古运河,大运河似一位永远风姿绰约的少妇,她用汩汩甘甜的乳汁毫不吝啬的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常州人,这城墙和运河就象是开辟常州洪荒的亚当和夏娃,用我们中国自己古老的传说,就是伏羲和女娲兄妹的结合,中国人是把伏羲和女娲作为婚姻生殖的祖先的。
历史上常州有过很多城墙,但只有西瀛里城墙保留下来,为什么?
西瀛门一段城墙的保留纯属偶然,民国时期,西瀛门一带商埠林立,是著名的金融商贸一条街,不少店铺建在城墙根下,于是商家便依墙开店,有的更是将城墙掏空建屋居住,这虽然是对城墙有所破坏,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这段城墙。常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西瀛门城墙的修复工程,目前市建委,市文管会,园林设计院,规划局,市政工程等有关部门已制定了修复方案,省文物专家也对城墙修复提出了宝贵意见,目前城墙修复已于7月正式动工,并在年内完工。建成后的西瀛门城墙将集观光、旅游、休闲、绿化于一体,全方位展示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无限生机,提高常州在全国的知名度和文化地位,这对发展常州的旅游业和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创建特大城市增添了亮丽重彩的一笔。
说常州的城墙只有634年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去年《扬子晚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谈到常州与苏州建城历史的比较,文章的作者认为常州应早于苏州500年,原因是常州淹城已有3000年历史,当然这是题外话。目前世界上保存的最长的是南京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城墙,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北京正准备化巨资修复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拆的明城墙。现在很多城市都为没有自己的古城墙而感到遗憾,哪怕只有一段也好,真是可喜可贺,我们常州竟还保留一段明城墙,它是常州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重要见证。
位于城西古运河畔、明城墙内的西瀛里,是常州历史悠久、经济繁荣的古街。明、清时期,这里形成闹市,清代大学者洪亮吉记载:“吾乡西瀛里中,为百货业集之所。临河一带,半皆染坊,屋上飞竿插天,大率皆曝布廊也。”
民国时期西瀛里最著名的商业是什么商业?
1923年辟“西瀛门”,西瀛里商铺密集,银行众多,计有银行7家,钱庄17家,银号4家,虽经1937年日本飞机轰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带有欧美风格的银行门面仍大部保存,西瀛里堪称是常州的“外滩”,是名副其实的民国“常州金融一条街”。
邹浩祠
邹浩祠原位于西瀛里146号,是纪念邹浩的专祠,全称“邹忠公祠”,现位于西瀛里文物保护区,据清乾隆年间官员汤健业《毗陵见闻录》记载,邹浩专祠早在宋代就奉皇帝敕令建造,当时邹浩祠“祠宇巍峨,夙称巨丽”,经过元、明近400年的风雨侵蚀,几近湮没,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奉万历皇帝圣旨重建“邹忠公祠”,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
1762年,乾隆南巡到常州,特派遣官员到西瀛里“邹忠公祠”致祭,并令重修祠堂。邹浩祠坐北朝南,门前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