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徽因人物资料学习摘录 2015年12月27日 张清平,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曾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任教,1995年到河南教育出版社任编辑至今。主要作品有:《现代作家与文学现象》、《黑眼睛的少女》、《世纪末的精神变形记―评张贤亮的青春期》、《竺可桢传》等。 长篇传记文学《林徽因》,著于2001年。 《林徽因传》作者简介 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以为历经人生匆匆聚散,尝过尘世种种烟火,应该承担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可流年分明安然无恙,而山石草木是这样毫发无伤。只是曾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雨中越发地清瘦单薄。青梅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再来。 《林徽因传》内容摘录一 后来才知道,那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已化身为燕,去寻觅水乡旧巢。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呢喃的梁间,还留着余温犹存的梦。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都可以全身而退。 《林微因传》内容摘录二 林徽因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大师梁思成妻子。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 人物简介 林徽因 林徽因 人物生平 与徐志摩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 (右二)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同年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林徽因 人物生平 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众多古建筑,并使之得到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 1931年4月,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发表。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47岁的林徽努力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 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 与丈夫梁思成进行古建筑考察 林徽因 人物主要贡献 保护日本奈良古建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 虽然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至1939年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设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栖之所。 学术著作 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 文学著作 散文小说《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窘》 诗作《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安卓机作为屏幕分解.docx
- 列夫托尔斯泰(修改)分解.ppt
- 列检调研汇报分解.pptx
- 列举-环形展示分解.pptx
- 列式存储技术简介分解.ppt
- 空气流量计分解.ppt
- 1铜拉丝机大拉机1√汇编.doc
- 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汇编.ppt
- 利用宏指令编程及加工分解.ppt
- 空气调节简介-2015.7分解.ppt
- 2025年彩色电梯专用摄像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中国不锈钢测试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卧式换热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中国杆式附着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台湾面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彩色中性笔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仪器仪表等成套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丙基溴化吡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不锈钢杆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模板07 语法填空无提示词-冠词&代词&连词-解析版(答题模板)-2025年高考英语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