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在b超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
目 录
1嵌入式的概述 1
1.1 嵌入式技术的现状 1
1.2 嵌入式系统概述 1
1.2.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
1.2.2嵌入式系统分类 2
1.2.3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2
1.3 B超技术的发展 3
2 B型超声仪前端模拟电路设计 4
2.1 发射电路 5
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5
2.3 前置放大器设计 6
2.4 A/D转换电路设计 7
3 ARM体系结构和BootLoader的实现 8
3.1 ARM体系结构 8
3.1.1 ARM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8
3.1.2 ARM处理器模式 8
3.1.3 ARM920T系统结构分析 9
3.1.4 S3C2410A处理器介绍 9
3.2 ARM的BootLoader概念 11
3.3 BootLoader的移植实现 11
3.4 Linux内核移植 12
3.4.1 内核的配置、编译与移植 12
4 Linux设备驱动程序 13
4.1 设备驱动程序的分类与特征 13
4.2 设备驱动结构 14
4.2.1设备驱动关键数据结构 14
4.2.2 设备驱动的基本函数 15
4.2.3 键盘驱动的实现 17
5 嵌入式数字B超图像处理系统的实现 19
5.1 系统实现的方法 19
5.2 系统实现的原理 19
5.2.1 前处理及帧存控制 20
5.2.2 DMA传输 20
5.2.3 后处理及其显示 20
6 嵌入式Linux的B超图像打印的实现 21
6.1 嵌入式Linux的小型B超仪的打印方案 21
7 总结与心得 23
参考文献 24
1嵌入式的概述
1.2.2嵌入式系统分类
(2)嵌入式系统软件
对十使用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来说,嵌入式系统软件结构一般包含4个层面:设备驱动层、实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接口API层、实际应用程序层。对十功能简单,仅仅包括应用程序的嵌入式系统,一般不使用操作系统,仅有应用程序和设备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嵌入式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使用任何外部设备都需要有相应的驱动程序的支持,它为上层软件提供了设备的操作接口。上层软件不用考虑设备的具体内部操作,只需要调用驱动层程序提供的接口即可。驱动程序不仅要实现设备的基本功能函数,如初始化、中断响应、发送、接收等,使设备的基本功能能够实现,而且因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所以好的驱动程序还有完备的错误处理函数。
1.3 B超技术的发展
B超现今已成为超声诊断的最基本技术,由十其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广泛用十临床诊断。30年来经历了模拟、模拟/数字混合和全数字技术二个阶段。90年代,由十超高密度(192, 256阵元)、超宽频(5MHz)探头的发展,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已能形成高质量的声束(分辨率极高)获取超宽频信号和细微变化的信息。高质量的图像(信息丰富而且真实)不仅提供了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而且提高了十分重要的组织鉴别力,有力地增强了超声临床诊断效果。B超的发展,一直围绕着如何获得更充分更真实的信息而努力。不断地提高仪器的空间分辨力,对比分辨力,近年特别注意解决组织的鉴别力。主要特点有:不断发展探头的超宽频、高信噪比、高匹配能力以及电子探头的超高密度阵兀,以提供获取高质量声束的基础;采用全数字声束形成技术和超宽频技术,以得到丰富而且真实的信息,取得高质量的图像,为解决对组织的鉴别力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采用现代的图像处理技术,减少斑点、噪音。提高信噪比,可以获取更微弱的组织信号,增强对组织的鉴别力,有利十逐步解决B超特异性不强的缺点。
小型化是现今B超发展的一个趋势。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集成化的提高,使得芯片的功能更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以往体积做得很大的硬件模块而今也许只需一个芯片即可替代。同时,嵌入式技术的成熟也为B超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多家公司已经成功推出了他们的笔记本式B超仪,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出诊。
2 B型超声仪前端模拟电路设计
图2-1 超声仪原理框图
2.1 发射电路
由单片机发出的触发脉冲使发射电路产生一个窄脉冲,其脉冲宽带通常是换能器工作频率之倒数的一半左右,即:
(2-2)
式(2-2)中:为发射脉冲的宽度,为换能器的工作频率。若采用的换能器工作频率为3.5MHz,可得出发射脉冲宽度约为150ns。采用SN74LS221器件得到150ns宽度的发射脉冲,SN74LS221是一款性能非常优良的单稳态多频振荡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只需外接不同阻值和电容值的电阻电容即可实现不同宽度的脉冲输出。具体电路如图2-2所示。
图2-2 发射脉冲产生电路
2.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 2020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质量检测音乐试卷及答案.doc
- NB-T11094-2023水下自护混凝土技术导则.pdf
- 第六章 1 牡丹月季.ppt VIP
- 2025【维维股份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探析9200字】.doc
- 20210730-大有期货-煤炭期货月度分析报告:保供增产持续发力,煤价或阶段性回调.pdf VIP
- 2023入团团史团章考试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 教学成果奖励 高考奖励方案.docx VIP
- 约翰迪尔7600_7700_7800拖拉机维修手册 英文l.pdf
- DB41_T 1037-2015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规范.doc
- 2024年医药卫生考试-医院信息科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