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话溪母字的历史层次及音变.pdf
语言科学
ISSN 1671-9484 CN 32-1687/G
2013 年 7 月
第 12 卷第 4 期(总第 65 期 )430-436
广州话溪母字的历史层次及音变骨
郭沈青
澳门大学中文系 澳门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 陕西 宝鸡 721013
提要 广州话溪母字有[h] 、[f]、民勺、 [j] 、 [w]等多种读音形式。目前关于摸母宇音变的解释均将[k‘]作为
最早形式, [h] 、 [f] 、 [j] 、[w]作为[k‘]之后的音变形式。文章根据[盯在广州话及粤语臼读中分布的普遍性及
漠母读擦音在客赣粤平方言中的大面积分布,推断[h]为粤语固有的一个早期层次,它是早期壮恫语和汉语
接触后遗留下的底层, [k‘]为宋代由中原移民带人的一个较晚的文读层次。[f]是以 [-u]为条件从[hJ 中分化
出来的, [jJ和 [wJ则是受同韵摄主元音影响类化产生的例外读音。
关键词广州话模母宇历史层次音变
中图分类号 H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3)04-0430-07
1 引言
以往研究汉语历史演变,多以中古《切韵》作为主要参照。但东南一些方言由于形成历史早于中古,
且有汉语与民族语言接触的历史,仅拘泥于中古《切韵 ìì ,很难做出正确的推断。粤语形成的历史较早,
且有壮恫语接触的历史,至今仍保留不少壮恫语的底层。下面以广州话为例,分析溪母字的历史层次及
音变,说明异源接触与同源分化在粤语历史演变中的作用。
2 广州话溪母字的读音
广州话溪母字的读音较为复杂,有[h] 、 [f] 、 [k ‘]、 [j] 、 [wJ等多种读音形式,各种读音的字可依照中
古韵的等呼排列如下: cl J
1)溪母开口字有[h] 、 [k‘]、 [j]三种读音。
h 磕可渴克刻开考烤口堪看恳肯康(一等)
壳客巧腔坑(二等)
怯欺起岂乞器弃气汽欠轻(三等)
歉吃谦窍(四等)
[收稿日期] 2012 年 1 月 8 日 [定稿日期] 2013 年 5 月 21 日 doi: 10. 7509/í. Iinsci. 201305. 026991
·感谢侍建国先生、《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人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文中错误概由笔者自负。
C 1 J 以下方音材料来自《汉语方音字汇))(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 年版)。材料中下加
双线的表文读,下加单线的表自读。
430
k‘ 慨靠叩寇(一等)
楷确(二等)
却企羌(三等)
启契溪窍(四等)
j 泣丘钦(三等)
郭沈青 广州话溪母字的历史层次及音变
考查溪母开口字的三种读音,规律性不强。读[h] 、 [k‘]两音的字一、二、三、四等均有,没有任何规
律,大致读[h]的字比读[k寸的字多一倍,个别字如窍 [h] 、 [k‘]两读。读[j]的只有三个三等字。
2)溪母合口字有[f]、 [h] 、 [k ‘]、 [w] 四种读音。
f 枯苦库裤科棵颗课阔魁恢宽款窟(一等)
块快(二等)
h 哭酷空孔控(一等)
框恐劝券去(三等)
犬(四等)
k‘ 旷扩坤捆困窟(一等)
夸跨垮(二等)
倾顷区驱曲亏(三等)
缺(四等)
w 屈(三等)
考查溪母合口字的四种读音,规律性也不强。读[h] 、 [k‘]两音的字一、二、四等均有,读[f] 的只有
一、二等字,读[w]的只有一个三等字。
综合上述广州话溪母字的读音,很难依照中古《切韵》音系找到音变规律。
3 广州话溪母字的历史层次
目前对于广州话溪母字读音的解释为 :[k‘]为粤语早期固有形式, [h] 、 [f] 、 [j]和 [w]都是由 [k‘]演
变而来的(李新魁 1996;伍巍 1999; 如j镇发 2000;侍建国 2007;万波 2007) 。这一结论显然是以中古《切
韵》音系为出发点而得出的,其主要根据有两点:一是中古《切韵》溪母的拟音为 [k汀,二是 k ‘ h 音变
从音理上解释较为顺畅(伍巍 1999) 。如果说溪母读[k‘]是保留古音, [h]是由 [k‘]演变而来的,那么 k
‘ h 的音变条件是什么呢?从上文溪母字的读音考察我们可以看出,溪母宇读 [k ‘]、 [h] 的宇开合口
一、二、三、四等均有,无明显的音变条件。如果没有音变条件,就不存在[k‘]变为 [h] 的可能性, [k‘]可
能另有来源。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对于所谓的音变例外有两个解释,一是类比变化,一是方言
混合。由于溪母字读[k‘]、 [h]两类字数均较多,以类比变化解释显然不太可能,唯一的解释只能是
方言棍合。
如果说[k‘]和 [h]是方言混合的结果,那么是怎样混合的呢,哪一个为粤语固有的音,哪一个为
外来音呢?统计广州话溪母字的读音,读[h] 、 [f]的字数为 60 字,读[k‘]的字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