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能训练法.ppt
主講人:楊世章
現任:桃園縣立南崁高中衛生組長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技術委員
中華民國游泳裁判教練協會甲級講師
中華民國游泳救生協會初級考試委員
中華民國現代五項協會監事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桃園縣分會教學組組員
桃園縣體育會游泳委員會裁判組組長
桃園縣游泳裁判教練協會裁判委員會總幹事
蘆竹鄉體育會游泳委員會訓練組組長
經歷 :現代五項隊國家代表隊
桃園縣飛魚隊教練(現為桃園縣飛鯨隊)
水上救生教練
游泳、現代五項國家级裁判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班1727期總教練
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救生員班1845期乙班至2289期副總教練
桃園縣94 、 95年度北區教師初級水上救生員班副總教練
桃園縣95至98年度蘆竹鄉中小學初級水上救生員班副總教練
游泳訓練概況
游泳訓練概況從50年代到90年代共歷經了五個時期:
一、單一訓練期,從50年至60年代中期。
二、大運動量訓練期,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三、綜合訓練期,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
四、水陸合一訓練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五、全方位科學化個別訓練期,90年代初期至今。
游泳訓練概況…分析如下
一、單一訓練期的特點是ㄧ年劃分為一週期,冬日以訓練有氧耐力為主;夏季則訓練速度、耐力,即有氧、無氧訓練兼有之;賽前練速度,主要是無氧訓練;訓練內容則是針對個人單項泳姿強化。
二、隨著大運動量的興起,單一的訓練安排就自然的被打破了,必然要有大量訓練距離及每日多次的訓練安排, 並且全年都要有在水中訓練。
三、現在推展的綜合訓練是以混合泳帶動主項,以長泳帶動短泳,與長泳結合,即有氧與無氧訓練相結合的綜合訓練方法及融入四式訓練;其捷泳佔訓練量約6至7成,其餘泳姿約各佔1至2成。
四、水陸合一訓練則是將陸上輔助訓練與水中綜合訓練合併實施。陸上輔助訓練可使肌肉迅速增強,對選手肌力、瞬發力、耐力的增加,均有極大的貢獻。因陸上實施要比水中訓練經濟而有效。
五、全方位科學化個別訓練期,此時期特別針對選手的心理建設、休息方式及營養補給的補強,另外對泳裝的設計及泳姿技術的提升對游泳的流暢性有更顯著的發展。
體能訓練法
壹、前言
訓練游泳體能主要目的在提升身體素質,進而提高成績最佳表現。因此,訓練的方法不斷的研究改進,使得近代選手成績日進提升。近年來發現游泳只在水中訓練是不夠的,因此陸地上的輔助運動就相繼而生,這種輔助的訓練,目的是要求選手增加身體有較佳的能力。
游泳中基本體能的訓練是指一般所講的身體的訓練,就是身體的普遍性的訓練,目的改善選手身體的能力,提高選手機能與健康,達到最佳成績表現。
體能訓練法
貳、體力的意義
基本上體力是指 :「人類活動中基本的能力」。而廣義的體力,是指個體日常的適應能力,包括所有的積極性、消極性或行動性、防衛性能力在內 ; 但在運動場上所指的體力,其範圍較小,是指「個體具有的能量即將該能量作有效發揮的能力」。
游泳運動員的訓練包括體力和技術兩方面,體能是基礎,但體能需透過技術來發揮才能並創造成績。
游泳項目所指的體力是指肌力、敏捷性、耐力、瞬發力、柔韌性、協調力等。若以能量的「質」與「量」或「使用方法」來區分時,其內容如下:
一、以能量的「質」與「量」所區分的體力有 — 速度、肌力、瞬發力、耐力四種,而其中耐力又分為有氧性耐力及無氧性耐力。
二、以能量的「使用方法」所區分的體力 — 節奏、柔韌性、協調性、敏捷性、時機、平衡、放鬆、集中性八種。
體能訓練法
參、基本體能訓練
游泳陸上體能訓練方式大致與他項訓練法相同,可根據田徑訓練方式來稍做修正改進來套用,提高訓練效果。游泳身體的訓練,內容包含了一般性的身體訓練與專項性的身體訓練兩部分。分別介紹如下 :
一、一般性的身體訓練
游泳選手,不論是少年選手還是高水準的選手,在任何階段都要接受身體一般性的訓練。一般性訓練隨著年齡層而增加與減少。在年度週期計畫中,準備期與加強期都要多做一般性體能訓練,其他的期別視情況安排的份量可少一些,並同時視年齡階段發展增減質量,注意在比賽期不做體能訓練,多餘的時間安排一些速度性的訓練。
舉例幾項訓練特性有下列性質:
(一)遊戲性:遊戲對選手的協調性、靈活性,有很大幫助例:踢毽子、跳繩、跳格子、扯鈴等。
(二)球類活動:藉活動時鍛鍊爆發力、速度、肌耐力。
(三)徒手體操:對肌力、柔韌性、身體的力量都有幫助。例:手推車、引體向上、俯臥撐、俯臥撐跳、鴨子走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