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五直流差动放大电路
实验五 直流差动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l.熟悉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数字万用表
3.信号源
三、预习要求
1.计算图5.1的静态工作点(设rbc=3K,β=100)及电压放大倍数。
2.在图5.1基础上画出单端输入和共模输入的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是构成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由典型的工作点稳定电路演变而来。为进一步减小零点漂移问题而使用了对称晶体管电路,以牺牲一个晶体管放大倍数为代价获取了低温飘的效果。它还具有良好的低频特性,可以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由于不存在电容,可以不失真的放大各类非正弦信号如方波、三角波等等。差分放大电路有四种接法: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由于差分电路分析一般基于理想化(不考虑元件参数不对称),因而很难作出完全分析。为了进一步抑制温飘,提高共模抑制比,实验所用电路使用V3组成的恒流源电路来代替一般电路中的Re,它的等效电阻极大,从而在低电压下实现了很高的温漂抑制和共模抑制比。为了达到参数对称,因而提供了RP1来进行调节,称之为调零电位器。实际分析时,如认为恒流源内阻无穷大,那么共模放大倍数AC=0。分析其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模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时认为参数完全对称:
设,因此有公式如下:
差模放大倍数
同理分析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有:
单端输入时:其、由输出端是单端或是双端决定,与输入端无关。其输出必须考虑共模放大倍数:
无论何种输入输出方式,输入电阻不变: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电路如图5.1所示
图5.1 差动放大原理图
图5.1有错误,两个510欧的电阻R对实验没有意义,应去掉。
1.测量静态工作点,
(1)调零
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位器RPl使双端输出电压V0=0。 (2)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V1、V2、V3各极对地电压填入表5.1中
表5.1
对地电压
Vc1
Vc2
Vc3
Vb1
Vb2
Vb3
Ve1
Ve2
Ve3
测量值(V)
6.35
6.35
-0.711
0
0
-7.96
-0.603
-0.601
-8.59
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在输入端加入直流电压信号Vid=土0.1V按表5.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注意:先将DC信号源OUTl和OUT2分别接入Vi1,和Vi2端,然后调节DC信号源,使其输出为+0.1V和-0.1V。
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将输入端b1、b2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DC信号分先后接OUTl和OUT2,分别测量并填入表5.2。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进一步算出共模抑制比CMRR=。
表5.2
测量及
计算值
输入
信号Vi
差模输入
共模输入
共模抑制比
测量值(V)
计算值
测量值(V)
计算值
计算值
Vc1
Vc2
V0双
Ad1
Ad2
Ad双
Vc1
Vc2
V0双
Ac1
Ac2
AC双
CMRR
+0.1V
1.52
11.22
9.7
24.15
24.35
48.5
6.35
6.35
0
0
0
0
-0.1V
6.35
6.35
0
0
0
0
4.在实验板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下列实验。
(1)在图1中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动放大器,从b1端输入直流信号V=±0.1V,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填表5.3记录电压值。计算单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双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
表5.3
测量仪计算值
输入信号
电压值
双端放大倍数AV
单端放大倍数
Vc1
Vc2
Vo
AV1
AV2
直流+0.1V
3.75
8.99
5.24
52.4
26
26.4
直流-0.1V
9.02
3.68
5.34
53.4
26.7
2.67
正弦信号(50mV、1KHz)
1.34V(反相)
1.34(同相)
2.68
53.6
26.8
26.8
(2)从b1端加入正弦交流信号Vi=0.05V,f=1000Hz分别测量、记录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填入表5.3计算单端及双端的差模放大倍数。
(注意:输入交流信号时,用示波器监视υC1、υC2波形,若有失真现象时,可减小输入电压值,使υC1、υC2都不失真为止)
五、实验报告
1.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图5.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与预习计算结果相比较。
2.整理实验数据,计算各种接法的Ad,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计算实验步骤3中AC和CMRR值。
4.总结差放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块体移动.doc
- 坜商生活常规.doc-国立中坜高商.doc
- 土坡的安全系数K为.ppt
- 城市之光模板.ppt
- 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ppt.ppt
- 城管通-中国移动.doc
- 在线填写订制申请-电信设备进网管理.doc
- 城市化对北京观象台极端气温指数序列变化的影响(张雷,任国玉,周雅清.ppt
-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doc
- 基于SPMC75系列单片机的高性能三相变频电源1引言变频电源是一种电源.doc
- 悠贝共享内容备案社群.pptx
- 中考精英复习课件教学案备考跟踪训练八级上units h.pdf
- 三方品牌名称其各自者财产时钟发生器ics9248-146.pdf
- 广东省化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南宫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完美版.docx
- 2025年辽宁省凤城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1套.docx
- 2025年湖北省老河口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山西省古交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新版.docx
- 2025年广东省化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答案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