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荷塘月色》汇编
朱自清
关于荷花的诗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关于月亮的诗文: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塑像
袅(niǎo)娜(nuó)
蓊(wěnɡ)蓊郁郁 敛(liǎn)裾(jū)
霎(shà)时 弥(mí)望
处(chǔ)处理 (chù)处所
荷(hé)荷花 (hè)负荷
曲(qǔ)歌曲 (qū)曲折
脉(mài)脉络 (mò)脉脉含情
颤(chàn)颤动 (zhàn)颤栗
薄(bò)薄荷 (báo)薄脆
(bó)薄弱
一 、配乐朗读课文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A.本文每一段的内容都写了什么?
参考: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末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二 整体感知
作者的行踪: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
家里----路上-----荷塘月色------(路上)----门前(家)
参考:
A.作者的行踪.(明线)
B.作者思想感情.(暗线)
B.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1.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3.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4.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5.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6. 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
以感情变化为线索
愁
喜
忧
家
小路
荷塘
江 南
采莲景
不 宁 静
得静
求静
出静
淡淡的喜
淡淡的忧
淡淡的愁
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 点明心境,交代缘由。
第二部分:2-3 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第三部分:4-6 荷塘月色,景语情语。
第四部分:7-末 江南采莲,向往崇敬。
小结
思考:
A.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
B.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时代背景:
一、阅读文章第三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表达了什么心情?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课后练习1)
3.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1.参考: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的愉悦。
2.参考:“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此时的作者超然物外,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心境平和安宁,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3.参考:(内容上)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得淡淡的喜悦之情,(结构上)另一方面又很自然的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第六自然段
思考:
1.本段写了什么,重点写什么?写作思路如何?
2. 本段的情感转折点在哪里?
3.景物总体特征如何?
参考
1.本段写荷塘四周环境,
重点写树.
写作思路:总写树之多----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
2.情感转折点是:“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表明仍摆脱不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