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M一轮复习第9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汇编.ppt

2016年M一轮复习第9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M一轮复习第9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汇编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考纲 近五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景创设 相关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卷?28 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对胜败的预测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28 英国的上等棉布在中国滞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卷?28 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9 晚清现代化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近五年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五年7考 高考指数:☆☆☆☆☆) (2)洋布输入,“织”与“耕”分离; (1)洋纱输入,“纺” 与“织”分离; (3)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2.表现: 3.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传播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消极: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重要原因)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二、洋务运动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3、代表人物: (19世纪60—90年代) 4.主要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军事近代化的开始 (4)近代教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企业的评价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a.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c.标志着近代工业的起步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e.加速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 2.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4.代表: 3.地点: 1.时间: 沿海地区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5.特点: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发展艰难 (2)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夹缝中的辛酸泪 41.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历史教学》2012.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