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高三地理考点详解第1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
一、 宇宙中的地球
(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
(1)天体的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自然)。还有人造卫星等人造天体。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
⑵地球的圈层构造: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⑶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特征);
②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③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大气的保温和调节作用等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
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氮氧为主),经过漫长演化,适于生物呼吸。
⑤液态水的产生: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
(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地球能量的源泉)
2、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即纬度);②天气状况;③地势;④空气密度。
例如: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和弱的原因。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层。
⑴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活动周期11年。
①光球:太阳“黑子”(温度约低1500度)。黑子的多少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光球最亮平日见。
②色球:“日珥和耀斑”。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亮度不及光球的1/千,日全食见。
③日冕:有“太阳风”。100万度,亮度1/百万,
⑵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经纬网上的技能要求
⑴判断出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
学生应避免犯的错误:地理坐标只写度数,漏写了南北纬、东西经。
⑵求地球上的对跖点(即以地球球心对称的点)的方法:
纬度相同分南北,经度互补分东西。
⑶判断两点间的方位:
南北方向的判断方法是:①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相对方向处正南或正北。
②北纬在北;南纬在南。
③北半球为度数大的在北,纬度数小的在南;南半球相反。
东西方向的判断方法是:①同一条纬线上的各点,相对方向处在正东或正西。
②两点同为东经度,则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度数小的在西。
③两点同为西经度,则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度数小的在大。
④两点各为东、西经度,那么:
两地经度数之和<180°时: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
两地经度数之和>180°时: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
【用图解法判断最短航线方向】:
地球大圆航线是经过地心的圆的劣弧段。(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即:
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
2、时区划分
①地方时和经度的关系: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同;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都相同。
②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
某地时区号=某地经度数÷15°=商的整数部分(余数小于7.5°)或商的整数部分+1(余数大于7.5°)
③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有三折):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自然日界限: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
国际标准时间。以零经度线上的时间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为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用于航海、极地及太空。
北京时间。我国从西到东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区。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即是东经120o经线的地方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
区时的应用。 区时计算依据:
a.区时=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经度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隔 1°,地方时差4分钟。
b.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整1个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就相差几小时。
c.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区全球区时最早,180°经线(东十二区)最先进入新的一天。
d.特别计时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