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 文 第 52 卷 第 3 期 2007 年 2 月
303
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分子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
何德奎 陈毅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 联系人, E-mail: chenyf@)
摘要 分析了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 23 个种和亚种 36 个群体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线粒体
DNA细胞色素b序列, 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 并采用地质隔离事件校正分支时间, 估计了主要分支发生
时间. 结果发现, 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不是单系群, 裸鲤属和裸裂尻属也不是单系群. 全裸重唇鱼可
能是特化类群向高度特化类群演化的过渡类型. 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总体上反映了
水系之间和地质历史的联系, 即来自相同和相邻水系的物种通常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估计的主要分
支发生事件与青藏高原近晚地质时期强烈隆起有很好的一致性, 表明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起源演
化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阶段性抬升导致的环境变化相关.
关键词 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 青藏高原 分子系统发育 生物地理学 细胞色素 b 基因
2006-06-26收稿, 2007-01-16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批准号: KSCX2-SW-125)资助项目
现代生物地理学理论是基于地球上生物的进化
与地球的地理演化同步的假说[1]. 地理和生态的变化
是造成生物分布区隔离、促使生物发生物种分化的一
个重要因子. 对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 可以追寻
地质、地理的变化历史. 裂腹鱼类是理解青藏高原隆
起与环境变化对物种演化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的良
好对象 . 这些鱼类特化为高海拔冷水环境生存并表
现出极广泛的适应 . 作为适应高海拔冷水环境的纯
淡水鱼类, 其分布不仅受到水系的限制, 而且还受到
海拔高度的限制. 在高原腹地形成的特化鱼类, 并不
因为水系的贯通扩散到河流的中下游. 因此, 它们的
分布密切地反映了类群的生物地理历史过程.
曹文宣等人[2]依据裂腹鱼类中体鳞退化程度、下
咽齿行数以及触须数目等 , 将裂腹鱼类分成适应高
原不同环境的 3个等级类群, 即原始类群、特化类群
和高度特化类群 . 每一个等级分别代表了青藏高原
在隆起过程中的特定的历史阶段 . 高度特化类群是
指体鳞全部退化、下咽齿 1 ~ 2行、触须消失等特征
的裂腹鱼类 , 包括裸鲤属 Gymnocypris, 尖裸鲤属
Oxygymnocypris, 裸裂尻属 Schizopygosis, 扁咽齿鱼
属 Platypharodon, 黄河鱼属 Chuanchia 和高原鱼属
Herzensteinia, 计 6 属 26 种和亚种[3], 分布于海拔
1500 ~ 5000 m的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各主要水系
的中上游. 除裸鲤属和裸裂尻属外, 其他 4 个属均为
单型属, 而且都是我国的特有属.
本研究分析了 23 种和亚种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
类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 b基因(cyt b)全序列. 这些
物种的分布区几乎涵盖了青藏高原所有的主要水系
和湖泊. cyt b基因为蛋白质编码基因, 被认为是较好
的反映种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分子标记[4], 已用于多
种鲤科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5~10]. 本研究旨在重建高
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 探讨
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生物地理学过程以及青藏
高原水系演化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ⅰ) 样本采集. 本研究测定了 21 种高度特化
裂腹鱼类 161尾标本(不包括 GenBank下载序列), 这
些标本来自 16 个水系 36 个地区(图 1). 另外, 从
GenBank 下载极边扁咽齿鱼 P. extremus 和骨唇黄河
鱼 C. labiosa 的 cyt b序列一并进行分析. 标本采集
于 1997 ~ 2005年, 野外用 95%乙醇固定鳍条或肌肉
样 , 标本用福尔马林固定后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
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 . 物种的种名、采集地
点、水系和 GenBank登录号见表 1.
(ⅱ) DNA提取、 PCR扩增和测序. 基因组DNA
的提取采用常规酚/氯仿法[11]. cyt b 基因扩增和测序
引物序列为 L14724 (5′-GACTTGAAAAACCACC-
GTTG-3′)和 H15915 (5′-CTCCGATCTCCGGATTAC-
AAGAC-3′), 退火温度 56℃. 扩增产物用 QIAquick
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后在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