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三价常铬钝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色三价常铬钝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彩色三价常温铬钝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项 目 研 发 工 作 总 结 一、立项背景 镀锌层广泛应用于钢铁零件的防护性镀层,但其化学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化,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钝化处理。传统的六价铬钝化工艺成熟、价格低廉,但对环境污染严重,是有毒的致癌物质,它的毒性是三价铬的100倍。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过量的(超过10ppm)六价铬对水生物有致死作用。所以欧盟ROHS指令中明文规定,六价铬含量不能超过0.1%;指令同时规范的电机电子设备中不得含有六价铬。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会签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方法》(第39号)也明确要求自2008年7月后所有电子产品中禁用六价铬。 我公司是包括合肥美菱等家电企业的专业钣金件配件供应商,而合肥美菱公司在2005年9月就明确要求,配套厂家提供的配套件中不得含有六价铬。同时特别要求钣金件供货厂家提供的金属加工件,电镀钝化时必须使用环保钝化。而传统电镀钝化都采用的是六价铬钝化,开发新的环保型钝化技术已迫在眉睫。但当时国内仅有几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刚开始研究,没有成熟的工艺配方。市场上也只有几家国内公司代理国外环保钝化剂,成本高且工艺复杂 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为稳定市场、抓住机遇,我公司当即确定“常温彩色三价铬钝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并进行立项,同时抽调技术骨干,成立项目组,进行技术攻关;经过近4年的不懈实验和逐步完善,成功研发出符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最新彩色三价铬钝化方法;因原材料绝大部分采用食品级,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二、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七、资源与环境技术(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1、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 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九、化工”中的“17. 新型环保型、节水、节能、环保用等专用化学品生产”的项目。 三、主要技术内容和创新点 (一)、主要技术内容 1、研发出适合于常温操作、耐蚀性能好、pH值范围广、钝化时间短的新型三价铬彩色钝化技术。 2、建立材料采购、生产、检验、销售的操作流程并制定相关标准,改进、改良现有的表面处理生产线,使之满足新的钝化工艺要求,以彻底替代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六价铬钝化工艺。 3、组建化工配制生产线,生产常温彩色三价铬钝化剂浓缩液;为下一步推向市场做准备。 4、完善化工检测实验室,确保工艺的性能与稳定;包括对各种原材料的性能检测,中间产品及产成品的控制与检测,指导和监控表面处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创新点 我公司“常温彩色三价铬钝化技术”的成功研发,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是对传统钝化工艺的革命性进步;在日益强调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为电镀行业找到了新的出路,在环保、耐蚀、节能等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电镀工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项目研究并成功应用的常温彩色三价铬钝化技术与当前市场上已知的其他三价铬钝化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创新点: 1.彻底解决环保问题:原材料选用食品级,从源头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2.常温操作,节约能耗:生产工艺控制温度在常温操作(温度:-15℃~45℃)下可正常使用,钝化液中的多种组分较稳定,变化幅度小,易控制。同时可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钝化膜薄或钝化膜疏松多孔而使钝化膜耐蚀性能变差,也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能耗。 3.高耐蚀性能:镀件产品盐雾试验可达到144小时以上;常规规模生产中当Zn2+不超过15g/L时,其盐雾性能仍然合格。 4.成膜速度快,钝化时间短:成膜速度5s~15s,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适用于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应用。不论是自动线还是线外手工钝化,均可根据需处理的时间长短适当调整钝化液的浓度,即使当浓度低于50 mL/L时,均可适当延长钝化时间达到同样的效果。操作起来相当方便。 5.消耗量少,生产成本低:本工艺配比钝化液 1L可以处理8000~10000dm2的工件。其Cr3+含量控制在2.5~3.0g/L时,膜层颜色仍鲜艳呈正常的颜色,且耐蚀性能较为稳定。 6.pH值范围宽,易控制。当其pH值在1.5~4.5之间时,它对钝化膜的颜色、亮度、耐蚀性等影响不大(pH值1.8~3.0时效果最好)。 7.工艺简单,易操作:采用单剂的操作方式,使操作者在生产中极易掌握。 四、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对比项目 本 技 术 国内同类产品 国际同类产品 钝化时间 5s-15s 40s-60s 30s-60s 温度范围 -15℃-45 ℃ 50℃-60 ℃ 45℃-70 ℃ Ph值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