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超过3千米
最深的钻井,不过12千米
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千米的物质到地球表层
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小资料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时总是纵波先到达地表。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
2、圈层的划分:
分 类
特 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 体
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1、划分依据:地球内部的“使者”——地震波(横波、纵波)
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幔
地核
地壳
17千米
2900千米
3、不连续面: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地方
不连续面
位置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33KM
S波↑、P波↑
古登堡界面
2900KM
P波↓,S波消失
活动
想一想: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900
33
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①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②上地幔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 ③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
①主要由铁、镍组成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③外核可能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金属球
①主要由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4.地球内部各圈层结构的特点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改进钻探技术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水
圈
水
圈
地
壳
地
壳
地
幔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因为以地心为共同球心,所以也叫同心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1、大气圈
(1)组成:
(2)垂直分布:
大气的组成
作用
干洁空气
水汽
固体杂质
主要成分
次要成分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保温(吸收红外线)
吸收紫外线,使生物避免受伤害
成云致雨的条件;保温
成云致雨的条件;反射、散射太阳辐射
气温随高度递减;空气对流运动剧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气温随高度递增;大气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晴气朗。
气温随高度递减;上冷下热,空气对流剧烈,也称高空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上升很快,空气稀薄,以氧原子为主,吸收超短波辐射而增温。
热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外层,是地球大气向星际空间过度的层次。
层次
高度
气温的垂直变化的原因
其它特征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近地面12千米左右
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平流层以上
H上升T下降
大气的热量来自地面
H上升T上升
O3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对流运动强烈;
天气现象复杂,与人类最密切
水平运动为主;水汽杂质少,云雨绝迹,利于高空飞行
对无线电通讯有帮助
2.水 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1)组成:
海洋(主体)、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
(2)作用:
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2、水圈
(1)概念: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分布:存在于水圈(全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
3、生物圈
三、同心圈层特点:
(1)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2)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地球的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小结:
岩石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唯一的听众(上课)解剖.ppt
-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讲稿.ppt
- 11.1《杠杆》解剖.ppt
- 【讲练测】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本专题六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讲稿.ppt
-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2015年)解剖.ppt
- 11.2功率解剖.ppt
-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3.1“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3)讲稿.ppt
- 【教学】山人版思品《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讲稿.ppt
- CCAR66R2宣贯材料解答.ppt
- 【金版】2014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第2节磁感应强度》新人教版选修3-1讲稿.ppt
- 11.成渝高速公路隧道综合地质勘察解剖.ppt
- CH5-工业钢铁材料解答.ppt
- 11.高档模板-ios7毛玻璃模板解剖.ppt
- CH07_全球进入策略解答.ppt
- 【聚焦中考】甘肃省2016中考化学第1篇考点聚焦第8讲物质的分类讲稿.ppt
- 【考案】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稿.ppt
-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解剖.ppt
- 【课堂新坐标】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新人教版选修3-2讲稿.ppt
- 【课堂新坐标】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力与直线运动讲稿.ppt
- 11G101-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解剖.ppt
最近下载
-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应急预案.pptx VIP
- TsaiPress冲模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pdf VIP
- 道亨软件教学视频-大跨越.pdf VIP
- 第十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VIP
- 第八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基于GEC6818的智能家庭服务系统.doc VIP
- 第七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火电工程项目执行概算的编制及作用 function & compiling executive budget 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engineering.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