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理]幼儿园中幼儿幸福的迷失与回归
幼儿园中幼儿幸福的迷失与回归
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 212300 薛佳丽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自由且无忧无虑的时光。处于童年期的孩子的心智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的内心中充斥着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从而享受世界的本能。他们可以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由地奔跑,可以好奇地去看去问去探索;他们的眼中装满了纯真与稚气的特质,他们用一种成人都羡慕的自在方式所生活着,他们可以快乐自由地玩,无忧无虑地吃。童年就是一段顺应着孩子自己的天性,自由地去追寻天真稚趣的快乐的历程。然而,现在幼儿的童年生活却不那么美好……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都是单调无趣的。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除了学校生活,剩下来的就是踩着时间点去各种辅导班报道,有的孩子刚学完舞蹈马上又紧接着去钢琴老师那里。父母们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有的父母直接把自己儿时未能完成的梦想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见,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下面再来看看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智育为重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可依据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这一观点。但是当这些观点被落实到幼儿园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些许的偏差:过多地重视对孩子的读写算能力的培养而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等等问题的喷涌而出。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应有的乐趣,反之,幼儿园的生活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一、幼儿园中幼儿幸福的迷失
(一)幸福迷失的现状
1.孩子说:我的学习压力太大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早期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和竞争心态的加剧,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的压力和经济效益的驱动,开始开办识字,英语,计算机和拼音等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有些幼儿园深受功利性教育观的毒害,还把这些特色班作为扩招的手段。除了幼儿园正常的一日生活活动之外,孩子们还要进行早期阅读,心脑珠算等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本该是幼儿自发的游戏,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感和成功感的游戏,幼儿本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与发展,但是游戏活动都被各种知识技能教学所代替,所以孩子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巨大的学习压力被付诸在他们瘦弱的身体和幼小的心灵上。孩子们的笑容消失了,孩子们走路的步伐都放慢了,原本幼儿园内爽朗的笑声逐渐消失了,跳跃着充满愉快轻松的音符也都渐渐消失了。走到幼儿园门口就开始紧紧拽着父母的衣襟不肯松开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有的孩子每天早上一走到幼儿园门口就放声大哭:“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我想回家。”有的孩子在餐桌上捂着肚子:“妈妈,我肚子痛,今天可以不去幼儿园吗?”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说明,他们对这个被称之为“幼儿园”的地方很反感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很害怕,所以他们努力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来减少去幼儿园的次数。幼儿正在用眼泪向我们哭诉着:还我童真,我要快乐地学习。
2.孩子说:我的自主权被剥夺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用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引导”和“鼓励”。“引导”就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己去触摸,去感受,去探索,教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起到了灯塔的作用,在照亮他们前进道路的同时也为他们指引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如科学活动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感受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运用各种感官,亲自动手操作,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可是在现在的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引导”变成了“带领”,“鼓励”变成了“要求”。在现在的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教师直接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课堂教学就像是一场木偶戏,教师是操作者,孩子们就是那些提线木偶,教师让那个孩子做什么动作他就做什么动作,不去主动思考,也不会主动思考。孩子们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演完这场木偶戏,谁都不敢出错。孩子常常会把“老师让我这么做的”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与同伴聊天的时候,孩子们总会这样说:“今天老师让我做的事情我都做的很好,我今天会有小红花。”然后其他孩子就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所以说,很多孩子是为了教师的奖励“不情愿”地交出了自己的自主权。孩子们或许是这样想的:如果教学活动中讲解的是我不感兴趣的知识,那也没关系,只要我端端正正坐着不影响老师上课,老师一样会表扬我;如果教学活动中出现了我不理解的问题,那我也不用去思考,反正老师总会有办法让我记住的,只要最后我记住了照样会有小红花的奖励;如果教学活动中老师出现了错误,那也没关系,老师永远是对的,打断老师上课,老师会生我的气的,这样就得不到表扬了。事实证明,被剥夺了自主权的孩子们的生活过的是这般的提心吊胆,忙于算计。其实看似听话,满足于现状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吗?显然不是。孩子们说:我们太累了,但是我们又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学习和生活。孩子们眼中那一抹难以掩盖的失落和忧伤不正是在向我们宣告着:还我自主权,还我童心,我想自由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