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视角下大学生“类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研究分解.pptx

社会流动视角下大学生“类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研究分解.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流动视角下 大学生“类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研究 林晓涵·李楠·王志新·贾博森 大学生? 农民工! 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嘛 【惊句】三千块哪请得起农民工 只能请个大学生 一、大学生类农民工的定义 主要是指那些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刚刚步入城市工作并且收入微薄的18岁到30岁,从事的类似于农民工性质的工作的年轻群体。 大学生类农民工与农民工的区别 学历 心里期望 二、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含义 职业流动的方式(水平,垂直) 引发职业流动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自然环境的某些变化,有时也会影响职业的流动。 对职业流动进行简单划分可以为: 1,初次职业流动是指,人们离开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第一个职业, 进入了第二个职业。 2,再次职业流动,是指在初次职业流动后,又再次改变职业、工作 或工作单位。在这次流动中又可具体为水平的职业流动和垂直的职业 流动。 3,从空间概念来讲,职业流动又可表现为空间的职业流动,即从一 个地域流动到另一个地域。 引起职业流动的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产业结构调整,引起职业流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劳动者追求职业待遇,促进了职业流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促进了职业流动 一句话,我不干了! (╯°Д°)╯┻━┻ 三、新生代农民工现状 基本情况 受教育程度 基本特点 面临问题 受教育程度 基本特点 (一)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 (二)过半新生代农民工未婚,生活经历简单 (三)多在东部、沿海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 (四)多集聚在第二、第三产业,在制造业、建筑业中比重略有上升 (五)绝大多数从业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有企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 面临问题 (一)整体收入偏低 (二)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三)工作稳定性差 (四)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五)职业安全隐患较多 (六)职业培训不理想 (七)加入工会比例较低 (八)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 四.总结建议 (1)社会支持 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专门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行政法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社会和单位加大资金投入,普及社保范围,譬如提供大量的廉租房,为大学生农民工解决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为其子女提供和城市居民子女一样平等的教育机会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引导帮助大学生农民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农民工特点的劳动管理办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2)国家政策 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既要着眼全局和长远,着力完善制度和体制机制,大力提高已有政策措施的效率,促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又要从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出发,以就业培训住房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重点,以素质、技能、人力资本积累、社会保障和住房等为主要标准,加大户籍改革的步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尽快取得更大更新更快的进展。 同时,在促进农村籍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同时,把维护就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保障体系,消除那些妨碍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让更多具有新知识的农村籍大学生充实到各个行业和部门中来。 3.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 合理设置专业 就业指导制度化 开展心理调适 4.个体努力 (1)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回乡创业 谢谢观赏 WE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14公管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