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第四章物质结构简介汇编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1 氢原子光谱
§4-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4-4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5 离子键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4-8 晶体知识简介
§4-7 分子间力和氢键
§4-6 共价键
重点
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及取值规则。
难点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并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主要性质。
掌握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杂化轨道理论。
§4-1 氢原子光谱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氢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在卢瑟福原子模型基础上, 根据普朗克的“量子学说”和爱因斯坦“光子学说”,提出了“玻尔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玻尔
玻尔理论要点:
(1)在原子中,电子不能任意运动, 只能在有确定半径和能量的特定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这样的轨道上运动时是稳定的,不吸收或放出能量。
(2)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具有不同能量, 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玻尔推导出轨道半径和能量计算式:
rn= a0 n2 (a0=52.9pm,玻尔半径)
En = - B / n2
(n为量子数,n=1,2,3…)
B为氢原子基态能量, 2.179?10-18J
n=1的能级能量最低, 称为基态或最低能级; 其他称为激发态或较高能级。
(3)只有当电子在不同能级上跃迁时,才吸收或放出能量,辐射一定频率的光。
ΔE= E2-E1=h?
h普朗克常量(6.626×10-34 J·s)
E的常用单位为J
玻尔理论不是直接由实验方法确立的,是在上述三条假设基础上进行数学处理的结果。
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形成和规律性,玻尔因此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用玻尔理论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当电子从n=3,4,5,6,7等轨道跳回n=2的轨道时,按上式计算出来的波长分别等于656.3nm,486.1nm,434.0nm,410.2nm,397.0nm,即为氢光谱中可见光区的H?,H?,H?,H?,H?的波长。
贡献: 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形成和规律性,还可解释类氢离子(He+ , Li2+ ,Be3+ 等)的光谱。
问题: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光谱,也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对于原子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也未能作出满意的解释。
原因:电子是微观粒子,它的运动不遵守经典力学的规律而有其特有的性质和规律。因此玻尔理论必定要被随后发展完善起来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代替。
§4-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四、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三、四个量子数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学说——光有波粒二象性,结束了近200年对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争论。
1. 德布罗意波
1924年,年轻的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提出:“一切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物质波波长:
m—实物粒子的质量
v—实物粒子的速度
p—实物粒子的动量(粒子性)
电子、原子、分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具有物质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质量m较大的宏观物体,波动性不显著,可视其无波动性。
实验依据——1927年,美国的戴维森、杰尔麦的电子衍射实验证明了德布罗意的假设
电子束衍射图和光衍射图是极相似的同心圆环——证明电子确实有波动性。
电子衍射原理示意图
玻恩对物质波的统计解释:
物质波在空间任一点的强度与粒子在该点出现的概率密度成正比,故物质波又称概率波(衍射强度大处,电子出现概率大,图中出现亮环纹)。
1926年,德国的玻恩根据毕恒曼等用极弱电子流的衍射实验提出了对物质波的统计解释:
2. 海森堡不确定(测不准)原理
1927年,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要想同时准确测定运动微粒的位置和动量(或速度)是不可能的。
即:运动微粒的位置测得越准确,其速度测得就越不准确, 反之亦然。
总之,电子是微观粒子,有其特征:
能量的量子化、
波粒二象性、
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运动电子的速度和位置。
因此,不能用经典力学或旧量子论解释原子结构规律,而要用近代量子力学理论——薛定谔方程描述。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1.薛定谔方程
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牛顿力学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如何描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寨乡辛锐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竞赛试题分解.doc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期中测试卷分解.doc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老人与海鸥》优秀课件分解.ppt
- 山东省济宁任城区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统考试题分解.doc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分解.ppt
- 4第1课时《物质的量》汇编.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猫》课件分解.ppt
- 4章2012生物信息的传递从mRNA到蛋白质汇编.ppt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土地的誓言》课件分解.ppt
-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思想品德试卷(解析版)分解.doc
-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分解.doc
- 4管道第3章汇编.ppt
- 4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第四期汇编.ppt
- 4第四讲库存管理汇编.ppt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复习课件)分解.ppt
- 4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汇编.ppt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复习系列——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课件1)分解.ppt
-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考试文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分解.doc
- 山东省潍坊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训练(五)生物分解.doc
-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暑期补习效果检测考试试题分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