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谢压力下的营养照顾-台北市立万芳医院
Nutritional care in Metabolic stress
報告者:臺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 魏賓慧 營養師
報告日期:民國 88年 5月 20日
本文已投稿於 亞培營養快訊 季刊 1999年 11月號
題目:代謝壓力下的營養照顧
一、 壓力下的代謝反應
當身體遭受到感染、創傷、手術或燒傷等嚴重的壓力時,會造成身體代謝反應異常,而身體對壓力的代謝反應,可分為2期:
(1) 衰退期(Ebb phase)
在身體受傷後立即進入衰退期。病人的血液容積降低(hypovolemia),組織灌流量(Tissue perfusion)減少,產生組織缺氧(tissue hypoxia)及休克現象,此時新陳代謝速率降低。而臨床發現病人的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氧氣消耗量(oxygen consumption)、體溫、血壓均會降低,胰島素減少。
(2) 漲潮期(Flow phase)
在經過液體復甦(fluid resuscitation)以及氧氣供應恢復以後,即進入漲潮期。其又可分為急性反應(Acute response)與適應反應(Adaptive response)兩個階段。
在急性反應階段,身體主要進行分解反應(Catabolism),體內的代謝速率與能量消耗增加。在高代謝速率反應下發現,血中胰島素、昇糖激素(glucagon)、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s)、皮質素(cortisol)均會增加。兒茶酚胺及皮質素,會促進脂肪及骨骼肌蛋白質分解,產生脂肪酸及胺基酸,進行糖質新生(gluconeogenesis)作用,以滿足身體對能量的需求。因此,雖然血中胰島素增加,但由於週邊組織對胰島素的抗性(Insulin resistant)以及糖質新生作用,病人仍會有高血糖的現象。
在此階段,病人的心輸出量、氧氣消耗量、體溫、能量消耗以及總蛋白質分解量與氮的排出量均會增加,且發現cytokines的釋出量也會增加。
Cytokines,如IL-1(Interleukin-1)、IL-6(Interleukin-6)、TNF(tumor necrosis factor),是一種非抗體蛋白質,在組織受傷、感染、發炎及有些藥物的影響下,由吞噬細胞(phagocyte)釋出,做為細胞間的傳遞物質。其主要作用包括:促進肝臟胺基酸的攝入(uptake)及急性期蛋白質(acute phase proteins)的合成、加速肌肉蛋白質分解及促進糖質新生..等。
在適應反應階段,身體主要進行合成反應(Anabolism),體內的代謝速率較急性反應階段為低,荷爾蒙反應逐漸減緩,身體蛋白質開始儲存,而傷口癒合情況則依病人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而決定。
由於在壓力下,會加速身體組織及骨骼肌的分解,導致負氮平衡。因此可利用尿素氮(urinary urea nitrogen,UUN)來評估病人的高代謝反應程度。例如:
UUN
Metabolic state
0—5
Normal
5—10
Mild hypermetabolism
/ level 1 stress
10—15
Moderate hypermetabolism
/ level 2 stress
15
Severe hypermetabolism
/ level 3 stress
二、 營養支持計劃
在經過液體復甦及經由修補傷口、膿瘍引流(abscess drainage)、清創術(debridement)、植皮(grafting)、治療感染等方式去移走壓力來源後,病人的生命現象穩定,酸鹼平衡,身體有能力運送足夠的氧氣及能量時,盡可能提早給予營養支持。在代謝分解期給予營養支持,並無法導致正氮平衡,但可以改善體蛋白的流失情況。
選擇營養支持途徑
(1) 選擇腸道營養或靜脈營養?
當病人不可以吃時,如:小腸阻塞(small bowel ileus)、小腸廔管引流量多(high output intestinal fistula)、嚴重胰臟炎、嚴重小腸損傷(servere intestinal insults)等,則需先考慮靜脈營養;或因使用呼吸器無法由口進食,或因咀嚼、吞嚥、厭食延緩由口進食,或吃的不夠時,僅由腸道營養無法滿足病人所需的營養時,則需合併靜脈營養。
(2) 最好的營養支持途徑—腸道營養
腸道中的絨毛排列緊密,形成一層障壁(Gut barrier),可預防病源菌進入門脈循環及腸系膜的淋巴結,降低細菌轉移(bacterial translocation)的產生。
腸道營養可維持絨毛高度、刷狀緣酵素以及吸收區域的完整性,增加病人對食物的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