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问题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问题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旅游业存在巨大的就业空间,而旅游管理专业科生在旅游业的就业则存在“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的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旅游业该层次人才的供需矛盾,它直接反映出旅游教育培养机制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形成这种不协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旅游高等教育模式及教育质量问题、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观及就业能力问题、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及用人机制问题等。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对把握旅游业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的形成机理、改善本科生的就业环境、推动旅游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行业就业中出现的“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是旅游企业、旅游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质在于人才供需的不匹配。以此为前提,本研究假设本科生就业观等自身因素、旅游企业的内在需求机制、旅游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机制等三个因素与“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所折射出的供需矛盾密切相关。
关键词:就业行为;需求机制;培养机制;供需匹配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之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有各类旅行社18943家,星级饭店13583座,各类景点景区2万余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000多万,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到2015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8300万人,旅游就业总量将达到1亿人[1]。
中国旅游产业的高速扩张使旅游人才需求连年走高,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图1-1)。据《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到2007年末,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总数为1641所,在校生为77.38万人,其中,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有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为770所,比上年增长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
然而,在旅游人才市场上,旅游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的现象日益严重。一方面是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旅行社、酒店等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开发规划人才、跨国人才等奇缺,如大连大约有1/3的旅游企业缺乏管理人才,2010年上海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缺口就将达10万;另一方面是旅游高等院校每年虽然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可是旅游专业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进入旅游行业的比率极低,进入后随即又大量退出,即存在“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汪剑明在对部分旅游高等院校调查后发现: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2];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对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近3年的对口就业率和流失率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对口就业率平均在56.8%,3年之内的流失率几乎达到90%[3];杨卫武等通过调查也发现: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几年后从本行业流失约20%-70%,历史比较悠久的单一性质的旅游院校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能达60%,但几年后的流失率也在20%-40%左右[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行业内就业的“低进入率以及高流失率”现象已经显著影响到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使旅游本科教育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就业中出现的“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是本科生就业行为选择的结果,“低进入率”体现了本科生对行业就业的评估和选择结果,“高流失率”反映了本科生在校期间业已形成的就业观的延续、以及当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体验相违悖后采取行动的结果。因此从在校本科生角度研究“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旅游高等教育模式和教育质量、旅游企业人才政策和用人机制等,也是导致“低进入率和高流失率”现象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性研究,有利于把握旅游业人才供需矛盾的形成机理,对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推动旅游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解决旅游人才市场供需矛盾,最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收入预期、人力资本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等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如:贝茨(Julian R.Betts,1995)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269名大学生收入预期进行的调查,多米尼斯和曼斯基(Demonist Manski,1996)对威斯康星州110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收入预期进行的合作研究,以及欧盟十国在1999~2001年间对高校学生就业预期的联合调查研究。尽管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最终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高校毕业生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会受到家庭背景、性别、学校、专业、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视野第二版第二册nit1 教案新视野第二版第二册nit 1 教案.docx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程第4答案 第二版答案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程第4册答案 第二版答案.doc
- 新视野第五册答案_1-8元_汇总新视野第五册答案_1-8单元_汇总.doc
- 新视野读写第四册第单元测新视野读写第四册第单元测试.docx
- 新课“导入艺术”在目标英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课“导入艺术”在目标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 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有性学习究新课改下地理课堂有性学习探究.doc
- 新视野网上作业第32单元分答案新视野网上作业第32单元部分答案.doc
- 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堂教学式的反思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堂教学模式的反思.doc
- 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师的专发展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师的专业发展.doc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程第四(第二版)答案(1-10单元)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程第四册(第二版)答案(1-10单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