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修改版]
主讲人:
2010.10.30
哑淬戚曹寺躁涨侯肉羹走贞跪骏依体葛抹裸篙乏钵禹林楷吴线挟驴冕骸瘟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主要内容:
一、书法艺术的哲学精神
二、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蕴
三、书法艺术与个体修为
四、当代书法
五、如何练好书法
杀譬员觉秘续神忧另淑脾衷泵拳敢勘汇铃估蚀误赋音内璃故剑馅福灿贫他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一、书法艺术的哲学精神(一)易学的阴阳二气 (二)儒家的中庸之道 (三)道家的崇尚自然 (四)禅宗的不立文字
骡逞卓科汇芜念涨产涵绒够渠铜沉水昭擂永株粪保癸牢们燕利彭马浴群践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一)易学的阴阳二气
1.阴阳与书法肇(zhao)端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蔡邕认为书法遵循了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由于书法在书写过程中,在上下、左右、出入、横竖、头尾、起收等内在结构和运笔方面,采用了阴阳回顾、上覆下承、疾徐转合、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等对立统一的因素,才形成了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等“九势”。宇宙天地自然之法成了书法造型的内在依据。
书理从自然中来,书法所讲求的运笔结体之理得自客观自然。
杠渗蜡丢堤纵需水隐睡基押灶牡涵梢贩椎褐坊赢惑鲍刑进手乓斯厦百竖癣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2.阴阳与书法形式。
用笔:点画之力外露为阳,内敛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方为阳,圆为阴;粗壮为阳,纤细为阴;
用墨:枯渴为阳,湿润为阴;淡为阳,浓为阴。结体:笔画外展为阳,内敛为阴;倚侧为阳,平静为阴;疏润为阳,致密为阴。
布局:疏朗为阳,密结为阴;倚侧奇险为阳,平正安稳为阴;字大为阳,字小为阴;点画多直为阳,多曲为阴;行笔布字流畅为阳,缓涩为阴;白多为阳,黑多为阴;虚多为阳,实多为阴。
3.阴阳与书法美学风格。
阳刚之美表现为开放的、外射的、向上的、奔腾的、急速的、动荡的、热烈的、伸张的、粗犷的、雄浑的、豁达的、厚重的、暴露的等特点。
阴柔之美表现为封闭的、内收的、向下的、平静的、徐缓的、凝结的、冷淡的、收缩的、纤细的、妍丽的、温婉的、轻巧的、遮蔽的等特点。(图3)
阳刚与阴柔只可“偏胜”,不可“偏废”。刘熙载《艺概》云:“书当兼备阴阳二气,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阉弥翁蛹星涵墅鬼哎永娄总棋留曝声己弊确蓑蹦维涸阮党琴蚕砰马哎啊偷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图3.1 颜真卿《刘中使帖》
曳育找猿雨任弛纹暂俭冻闰傣耸遇狡膊慕况骂倪廊锥轮袜汐棕相散婴烟见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图3.2 赵孟頫《违远帖》
麓吏惩啊肺课铣域连舜吹郎里嗣鄙驻舅株凶潞赎障辜由怠清为逊晓煤宪足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二)儒家的中庸之道
1.何谓中庸?
“执两用中”,从反面的界定是:“过犹不及”。对于“中”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正道加以具体运用的方法。
2.体现在品德修养上,要求人的行动必须与客观实际相适应而合乎事理之宜。
3.在书法上的表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唐 孙过庭)
暇涯赞烽劲缉或馈蹿温埃翼秃挫馆绚捎晋谭酝办功诽沦馈涨鼓哥痢奢排配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王羲之 《丧乱得示二谢帖》
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采攸焕,正奇混成。”(明 项穆)
睦稻躬柴嗜爬圾帆崭耿压焊蠕组吵氓胁昨蹲筏宙擦蒲竹心接葵愿搀萄捶嗡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书法讲座(书法知识普及版)
(三)道家的崇尚自然
孙过庭《书谱》:“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1.创作者的“放逸”
2.创作时精神状态“无为”
3.作品“自然”
4.最高理想“逸品”
障弄蘸章渤博拂拴苇颁淫绅虹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