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教论文语文电教论文语文
电教论文
用“心”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例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吴玲 亳州一中南校语文组
用“心”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例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深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使用不当,又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探讨一下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运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无疑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外,教师还要用艺术的方式把一篇文章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浇灌他们含苞待放的艺术之心。
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老师多多用心,使用多媒体能够做到当用则用、因需所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就可以使多媒体这朵鲜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让语文课堂放射出奇异多彩的光芒。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用心多媒体,有效辅助语文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饱满的学习热情,这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许多语文老师都注重于用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真挚热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但生活中很多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深刻的道理,久远的历史,仅用语言描绘和形体动作,是难以全面展现的。多媒体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再现情景,营造相应的课堂氛围。
我在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课前播放《童年》勾起了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教师趁势追问:是什么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呢?学生当然回答游戏,于是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欢快的音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好地调动起来,这节课也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中完满结束了。
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抒发了词人跟情人之间难言的离愁别绪。学生生活在当代,虽然也经历过离别,但是他们对古人的离愁别恨感受不深。教学时,我选择李叔同《送别》作为导入,悲戚的画面结合忧伤的曲调把学生带入了送别的情景。随即用饱含哀伤情调的二胡《江河水》,作为该词的背景配乐,让学生伴随着乐曲声朗读这首词。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想象力被激活,内心的情感被触动,很容易入情入境,理解诗歌也就简单多了。
二、“精”用多媒体,当用则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虽说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但是辅助性永远是辅助性 ,它不可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只有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时的课件要精简精选,宁精勿滥,切实体现对语文课本的补充作用。
精用多媒体,首先是精简课件的“读”。
在课文的朗读上面,我个人一直坚持的是教师范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除了声音外,体态和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有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原本安排的是视频朗读,那枯死的瓦菲、乌黑的酱碗、孤零的坟堆自然可以把学生带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农村去,直观的感受到大堰河生活的悲戚。可是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并没有如像我设想的那样入情入境。教学第二个班级时,我临时做了调整,自己范读全诗,随着“我——敬你,爱你!”真情表白的结束,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从这掌声里可以看出学生的听读,不仅“读”出了大堰河的凄苦,也“读”出了诗人对乳母的无限怀念和爱戴。这样学生受到了感染,就会急于用自己的声音表现诗歌的情感,随之课堂也就活了起来。
精用多媒体,其次是精简课件的“量” 。
媒体的声情画面是教学的辅助性的东西,宜精不宜多; 课件过多画面频繁变化,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多媒体课堂一般在七个到十个就足够了。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使用多媒体。千万不能被潮流赶着,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不妨套用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原则,“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多媒体课件删去,毫不可惜。”
三、借用多媒体,营造意境,感受意境美。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可是有些经典的诗文,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语言晦涩,学生难以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如果将古诗词中的形象化为视觉的画面,通过形象实物的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