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剂型: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药物应用形式 (某一品种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
按分散系统(研究)
按药物粒子大小(分散度)排序:
低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胶体溶液乳剂混悬剂固体制剂
气体分散型(溶液、乳剂、混悬剂)
按给药途径(临床)胃肠道;非胃肠道(注射、呼吸道、皮肤、粘膜、腔道)
处方: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剂的重要书面文件。
液体制剂
1.概念:药物分散于适宜介质→液体型制剂(内、外用)
2.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
(2)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外用;
(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
(4)能减少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5)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不足:(1)稳定性差;
(2)携带、运输和贮存不方便;
(3)水性液体易霉变;
(4)非均匀性液体易分层或沉淀。
昙点:由澄明变浑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转变点的温度称为昙点。30~100摄氏度间
HLB值范围适应性0.8~3大部分消泡剂3~8W/O(水包油)乳化剂7~9润湿剂、铺展剂、渗透剂8~16O/W(油包水)乳化剂13~16洗涤剂15~18增溶剂HLB越大,亲水性越强,
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1: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2:助溶剂: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S。这第三种物质就是助溶剂。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不是表面活性剂),与药物形成络合物。
3: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S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
与水形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
增加S的方法:成盐;引入亲水基;加入助溶剂
混悬剂
1 .概念 :难溶性固体微粒(0.5~10um) 、非均相、不稳定体系
3.物理稳定性(混悬剂主要存在此问题,混悬剂中药物微粒的分散度大,使混悬的微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而处于不稳定状态,疏水性药物的混悬剂比亲水性药物存在更大的稳定性问题。)
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Stokes定律)(注意变形)
V=2r2(ρ1- ρ2) g/ 9 η
ρ1微粒的密度;ρ2介质的密度。V越大,动力稳定性越小。
增加动力稳定性的方法:①尽量↓微粒的r,以↓V;
②↑分散介质的η,以↓ ρ1- ρ2;所以要加入高分子助悬剂,这样在增加介质黏度的同时,也减小固体微粒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同时微粒吸附助悬剂分子而增加亲水性。
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3)絮凝与反絮凝4)结晶增长与转型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4. 制备方法 :
1)分散(粉碎→液体介质中分散)
2)凝聚法(物理法→药物溶液中使药物结晶 、化学法→ 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药物微粒)
5. 常用稳定剂
1)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粘度;微粒亲水性↑;防止结晶转型)
低分子[甘油外用、糖浆助悬矫味];高分子(树胶、纤维素类)
硅皂土(PH7,更好)和触变胶(单硬脂酸铝+植物油,触变性----凝胶与溶胶恒温转变的性质)
2)润湿剂:增加微粒润湿性(HLB7—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eg: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等)
3)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用量不同絮凝剂也可是反絮凝剂;过量絮凝剂→反絮凝剂)
乳剂
1 .概念 :微小液滴(0.1~10um)分散于不相混溶的液体、非均相
分类:o/w水包油、w/o油包水;复乳(多重乳剂):o/w/o、w/o/w(我认为区别主要是看外层)
3.特点: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分散度大、生物利用度↑;(外用)渗透性↑、刺激性↓;(iv、im)缓控释和靶向性
口服、外用、肌肉或静脉注射
乳化剂的种类:1)表面活性剂:具有叫强的亲水基和亲油基,乳化能力强,性质比较稳定,易在乳滴周围形成单分子乳化膜。
天然乳化剂:亲水性强,能形成O/W型乳化剂,有较的粘度,能增加乳化剂的稳定性,需加入防腐剂。
5.乳化剂的选择原则:
1)乳剂类型:HLB
2)给药途径(口服:无毒的天然乳化剂和亲水性高分子乳化剂;注射:磷脂、泊洛沙姆等外用:对局部无刺激性,长期使用无毒性);
3)乳化剂性能(乳化剂性能强、性质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无毒无刺激性)
4)混合乳化剂(HLB值的加和性)(调整乳化油需要改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祥解.doc
-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剖析.doc
- 浙江省副主任医师晋升政策文件,浙江省副主任医师职称评审要求解析概述.doc
- 2010年10月毛鸡价格幻灯片.doc
- 2014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试卷冲刺卷幻灯片.doc
- 第一部分 眼科学基础知识1祥解.doc
- 医学影像超声诊断三基试题第二部分选1概述.doc
- 教程-信贷系统剖析.doc
- 40.国寿中国公民境外意外伤害及紧急救援保险幻灯片.doc
- 出口企业的免抵退账务处理祥解.doc
- 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docx
- 运动医学医疗市场2025年增长动力与运动康复治疗机器人技术创新分析.docx
- 智慧物流技术应用与仓储管理智能化应用案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案例研究:产业升级与市场前景.docx
- 2025年金融业AI个性化推荐系统构建与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机构线上招生招生渠道拓展与市场分析.docx
- 2025年纳米纤维素材料制备技术在化妆品行业的创新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标准厂房消防设施工程项目规划设计.docx
-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合作框架协议.doc
- 2025年医疗行业社会资本投资政策环境与行业政策解读及市场前景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