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悼》人与礼案例.ppt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与礼的对抗: 礼法约束下的人性悲哀 ——以电影《思悼》为视角 影片简介 《思悼》所讲述的故事来自于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壬午祸变”。 1762年,朝鲜英祖李昑赐死了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李愃。在李氏王朝500年的历史中,在位君王将储君处以极刑,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宗了。关于李愃世子的死因,历史上的记载并不详尽,史学界普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李愃只是宫廷斗争的无辜牺牲品;另一种认为父子俩的性格不合,加之李愃精神状况不佳,英祖才不得不忍痛弑子。 《思悼》所展现的是人与礼对抗下产生的悲剧,他们在父子与君臣的双重身份中挣扎流转,却始终没有站在对方最需要的位置上。 英祖 李昑 简介:1724年,英祖以王世弟的身份继承了其同父异母的哥哥景宗(1688-1724)的王位。1735年,暎嫔李氏生下思悼世子。在英祖第二子思悼世子出生之前,英祖曾册封长子为世子,不过在1728年,这位年仅九岁的孝章世子突然被毒死。 景宗身无子嗣,称王没有多久,突然死亡,由于史书记载扑朔迷离,因而世间纷传是英祖所为,到底是不是英祖所为,尚无定论,但这在英祖的身上种下了恨的种子,所以,英祖生平最忌讳有人在他继承王位的正统性上做文章,让世子代理听政,其中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表明自己对王权并无眷恋,更以此委婉表明自己和景宗的死亡毫无干系。一方面,英祖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不仅因为思悼世子的到来填补了自己生命的遗憾,更是因为儿子的出现,使得他的王位可以稳定维持,所以从一开始,英祖对于儿子就有着极高甚至是病态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儿子有作为,还要求他有超越现代的作为,这种下了了父子二人之间矛盾冲突的种子;另一方面,由于英祖对于王权的极度贪恋,使得他又无法容忍儿子有所作为,正如英祖自己在祠堂中所说“平民的父子是亲人,可是王室的父子却是仇人”。矛盾的英祖不仅使自己痛苦,也使得自己的儿子极度的痛苦,思悼世子想要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又因为父亲对于王权的迷恋而备受猜忌。最后,面对着因为心魔而失去自我的儿子,他不得不痛下杀手,那一刻,他不是父亲,而是这个国家的守护者,而在儿子死后,英祖无力的扶着米柜,无声的抽泣,这一刻他又成为了一个父亲,一个杀死自己儿子的父亲,只是,情感,总是短暂的,王权使得他一刻也不能脆弱,他伴随着凯旋曲上轿,就着暮色而归,冷酷的,不留下一点感情。 贰 叁 壹 肆 伍 陆 父亲想要做一个好父亲,但更想先做好王。 儿子努力成为一个好世子,只为做一个儿子。 思悼世子的一生 ——先人后礼,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世子简介: 少年: 思悼世子于十一年一月廿一日生于昌庆宫集福轩,生母为映嫔李氏,由于他的兄长孝章世子很早就过世了,英祖直至四十才再得一子,所以英祖对世子极为疼爱,于出生次年即册封王世子,每日不计风雨前去诸承殿探望儿子。同时,英祖也对思悼世子的教育极为看重,时常以极高的要求约束世子,以至于英祖的严厉最终令思悼世子十分惧怕。 青年: 英祖代理听政,但性格反复,猜忌恋权,父子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紧张。 矛盾的日益无法调和开始于王后的去世,思悼世子受到极大的打击,加上反对派的中伤,世子抑郁症病情日渐严重,在发病之时犯下多项罪行,例如曾虐杀宫女、引僧尼入宫等。之后更是突破礼法束缚给生母贺寿。英祖得知后要废除世子,两人矛盾达到最高点,世子决定弑父。 弑父: 世子在父亲寝宫前听到英祖与自己儿子的对话,深受震撼,放弃自己疯狂的行为,最后被处死。 代理听政,父子间隙加深 王后去世,世子发疯,父子矛盾进一步加深 世子与儿子的对话,礼法的思辨 世子冲破礼法,给生母祝寿 世子小时生活:可爱,单纯,不爱学习,但是生活中处处受礼法约束。 礼法下少年童真 崇拜父亲,渴求父爱,但从未得到。 连续体现世子在粮柜中的变化: 世子欲弑父 审判前 世子对妻子的诘问,也是对父亲的诘问 审判,质问父亲 世子关进粮柜 世子产生幻觉 粮柜内世子濒死 影片欣赏——最后一幕“生死对话” 回顾整个影片,我们不难发现,“人与礼的对抗”贯穿始终,层层推进走向悲剧。我们很难用恰当的价值观去评判对错,又或许根本没有对错,他们都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矛盾的牺牲品罢了。 朝鲜是一个儒教国家,其对于儒家传统的痴迷甚至比中华帝国更甚。英祖作为一国之君,将恪守礼法作为固国之更本。他的出发点是国家,是礼法,而将亲情之感封存在了最内心。世子在他面前首先是一个臣子,是要继承王位的人选。按照儒教的要求,为君王者当热爱学习、熟读经书、以礼为先、为天下范,世子一个也没有做到。这对英祖来说无疑是巨大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